1月3日至5日,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组织召开自治区杂粮杂豆产业技术创新推广体系年度总结培训会。自治区农牧厅科教处处长马晓昀,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刁现民、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助理袁星星研究员、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所长、自治区杂粮杂豆产业技术创新推广体系首席专家杨薇、副所长赵玉山,赤峰、通辽、兴安盟和乌兰察布地区的体系岗站专家、团队成员共 60余人参加。
马晓昀指出,内蒙古现代农牧业产业技术创新推广体系的启动,是自治区农牧厅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五大任务”,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壮大农牧业人才队伍的有力支撑。杂粮杂豆是自治区的优势特色农作物,杂粮杂豆产业的发展壮大是自治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系围绕杂粮杂豆全产业链,聚焦关键技术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集成,引领和支撑自治区农牧业高质量发展。
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所所长、首席专家杨薇对2023年度体系重点任务、工作亮点及体系发展规划等方面做了工作报告,12位体系岗站专家分别做2023年工作述职报告。在国家、自治区专家开展体系培训及“十四五”重点任务研讨上,杨薇指出,体系的工作要定好位、布好局、夯好基,对体系重大科技创新目标要早谋划、快落实、出好成果,参会专家对体系运行管理、重大科技创新目标制定积极献言献策,初步完成体系“十四五”重点任务的谋划。
在培训会上,国家谷子高粱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刁现民研究员、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助理袁星星研究员及国家和自治区体系专家王振国研究员、王显瑞研究员就谷子、绿豆、高粱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专题讲座,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