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探出土壤改良“新路子” 全力建好群众“菜园子”

探出土壤改良“新路子” 全力建好群众“菜园子”

发布时间:2023-11-23 作者:佚名 来源:西安市农业农村局

  “你看,我的菜棚土现在变成了‘白色’和‘红色’,前几天刚定植的西红柿死苗很多,不知道出啥问题了?”高陵头雁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马小安焦急地介绍。市农技中心技术人员蹲身查看后,耐心的讲解到:“这是菜棚里经常出现的土壤次生盐渍化现象,不要担心,我们这里前期筛选出了几种改良剂,随水冲施后情况马上会缓解,后期我们还会全程技术跟踪。”

  设施栽培在一定程度上为蔬菜生长营造了适宜的小气候环境,具有生产期长、作物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但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极易出现土壤养分失调、作物连作障碍等问题,尤其以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最为突出。近年来,市农技中心认真践行“我帮农民建良田”活动,在前期大量试验基础上,针对次生盐渍化问题分类提出3大类14项单项措施,创新集成“轮控替改还”“夏季填闲种植”“下破中改上覆”3大技术模式,广泛延伸服务触角,努力把技术送到田间地头,把服务做到群众心头,在帮助农民改良设施土壤方面探出了一条“新路子”。

  

  “轮控替改还”技术模式

  主要针对设施蔬菜周年生产过程中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控问题,将轮作倒茬、水肥控制、有机肥替代化肥、施用土壤调理剂、秸秆还田等多项措施集成,充分利用不同措施的交互叠加作用,实现了“1+1>2”的效果。其中“轮”实现了盐分离子的均衡吸收,“控”“替”实现了“节源”,“改”“还”实现了“开流”。

  “夏季填闲种植”技术模式

  主要聚焦特定时段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控问题。每年6-8月,设施菜地大多处于生产空闲期,在棚室内种植玉米、苏丹草等填闲植物,快速生长过程中能从土壤中吸收较多盐分(养分)。“夏季填闲种植”将深翻耕、揭膜淋雨洗盐、植物改良等技术措施进行融合集成,对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控效果明显。

  “下破中改上覆”技术模式

  主要聚焦设施菜地土体垂向结构的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控问题。该模式集成了深翻耕、施用改良剂和菌剂、防蒸覆盖等多项措施,通过深翻耕打破犁地层,疏通水盐下移通道,后在0~20 cm表层土壤中施加改良剂和微生物菌剂,实现改良土壤和控制盐渍化;同时在地表覆膜,降低无效蒸发,抑制盐分表聚。

  

  

  与马小安种植情况不同的是,临潼区的张辉种植了10多年的菜棚用了市农技中心推荐的技术后,以前菜地里经常出现的白色盐斑不见了,番茄苗子也不死了,种出的番茄口感更好了,每亩还比以前增产600多公斤。高陵区根林大棚蔬菜合作社的吉根林也有同感,“今年,我菜棚里也应用了市农技中心推荐的技术,土壤“泛白”现象消失了,黄瓜根系发育好,植株长势好,每亩比以往保守增产300公斤。”

  下一步,市农技中心将持续践行“我帮农民建良田”活动,广泛深入推广设施栽培土壤次生盐渍化防控技术,全力守护土壤健康,切实为群众“菜园子”保驾护航。

  分享:


原文链接:http://nyncj.xa.gov.cn/xwdt/bdxw/1722901183673679874.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