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动态 > 道滘:端午粽飘香

道滘:端午粽飘香

发布时间:2023-06-05 作者:佚名 来源: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1685067981843070567.jpg

  蝉鸣荔熟,端午情浓。距离端午节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适逢今年龙舟竞渡,在水乡道滘纵横交错河道里,龙舟训练的锣鼓声不绝于耳。此时,早负盛名的道滘裹蒸棕也在锣鼓声中香飘全城、销售火爆。

  近段时间的道滘,称作是“粽香处处闻”一点也不夸张。因节而生的粽子街应季“开张”,每天赶工制作裹蒸棕,连晚上也灯火通明,粽香彻夜不散。

  清晨的道滘乡间,勤劳的水乡人早早地围着桌子,切肉的、调味的、包裹粽子的,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赶制裹蒸粽,热闹的景象惹得不少外来的市民驻足观看,并惊叹连连:“道滘人的双手有魔法!”

  两片粽叶在本地阿姨的手中迅速交叠成漏斗状,糯米铺底,加入去皮绿豆、湘莲、五花肉和咸蛋黄,再铺上一层糯米,然后用四片粽叶将两边包裹,最后用莞草捆扎。动作一气呵成,用时仅50秒,一个四角尖尖,外形独特的“道滘裹蒸粽”便诞生了。

  “近年制作裹蒸粽有了电炉具等很多便捷用具,虽较为省时省力,但粽子缺了那点烟火气,便少了一份滋味。所以,传统的道滘裹蒸粽必然是先用柴火将泡发好的去皮绿豆加热翻炒至干香,才能做馅,包裹好的裹蒸粽用柴火煮上6个小时才能出炉。”芳姨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说,“每年的农历4月底就开始订单不断,加上前段时间‘道滘粽子节’的人气加持,订单真是多到做不来,而且越临近端午越旺场。”

  道滘粽又称裹蒸粽。道滘裹蒸粽作为一项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承载着道滘人的舌尖记忆,更是承载了岭南千百年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驰名于粤莞一带,并通过返乡的港澳同胞将其作为返乡“手信”而载誉香港、澳门。

  据悉,近年来,道滘镇积极打造传统粽子小作坊集聚区项目,进一步规范道滘粽的加工制作。今年来,道滘已陆续为辖区内符合条件的道滘粽小作坊办理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让道滘粽的市场规模从小门店走向大市场,从小食品走向产业化、品牌化。此外,在今年5月20-21日举办的道滘粽子节,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与客商,更在活动期间签订一系列订货大单,总量高达513万条,更好地打造道滘粽文化IP。

  来源:道滘农技中心


原文链接:http://nyncj.dg.gov.cn/zixun/zjdt/content/post_40164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