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旱地改成稻虾田 养虾种稻两不误

旱地改成稻虾田 养虾种稻两不误

发布时间:2022-12-16 作者:佚名 来源:惠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寒冬时节,位于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华国村的新塘片区稻虾综合种养基地迎来丰收,第一批错峰澳洲淡水龙虾新鲜上市。近日,看着新捞上来的澳洲淡水龙虾,基地负责人姚亦潮乐得合不拢嘴:“我们的富硒龙虾错峰上市,品质优良,市场上供不应求。”

  姚亦潮介绍,澳洲淡水龙虾对养殖环境要求很高,需要常年保持优良水质。华国村地处郁江之滨,借此优势,基地引来郁江水养殖。8月投苗后,经精细化管理、科学喂养,长成的龙虾身披褐绿色“外衣”,只只体形饱满。“基地有500亩,投放种苗48万尾,亩产可有100多公斤,预计总产在5万公斤以上,按照目前市价每公斤120—140元算,总产值有600多万元。”姚亦潮说。

  据了解,去年以来,新塘镇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优势,通过推进土地规模化流转和旱改水工程等大力发展稻虾综合种养,激活乡村振兴新产业。目前该镇流转土地8000多亩,完成稻虾田改造近3000亩。同时,持续加大扶持指导力度,投入资金400多万元新建的4个育苗温室大拱棚和养殖温室厂房即将投入使用,为小龙虾苗种繁育和控温养殖提供条件。“下一步,继续发挥好稻虾工作专班的作用,加大招商力度,强化服务意识,为贵港稻虾产业注入新的活力。”新塘镇副镇长赖宁说。

  肥水、投料、培菌、培藻、种植水草……这段时间,港南区瓦塘镇稻虾综合种养基地老板胡祖光每天都在忙着为12月底上市的10多万公斤小龙虾虾苗做准备。胡祖光介绍,基地于2021年9月建设、12月投产,面积500亩,今年2—4月出售了第一批商品虾约5万公斤,产值达260万以上。今年种了两造水稻后,9月初投放约1.5万公斤种虾。“本地育出的虾苗可解决冬季外地虾苗缺乏、且长途运输成活率低的问题。”胡祖光介绍说。

  2021年以来,港南区立足区情优势,围绕贵港市提出的打造“中国富硒小龙虾之乡”目标,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开展土地流转、引进龙头企业、反季节养殖等措施,不断健全稻虾一二三产融合体系。同时,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发展“藕虾”“旱改水养虾”等种养模式。目前,该区已打造新塘镇万亩稻虾、东津雷村澳洲小龙虾、湛江兴成藕虾等示范基地,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共流转土地2.1万亩。

  “今年结合旱改水改造稻虾田,在发展稻虾产业的同时,实现了粮食面积只增不减。目前建成稻虾田1.2万亩,投放澳洲淡水龙虾虾苗870万尾、小龙虾种虾10万公斤。”港南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国梁介绍,该区在推进土地流转与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与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接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构建一二三产融合、“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龙虾小镇”,建设小龙虾生态养殖区、精深加工区、商贸物流区、文旅休闲区等。

  


原文链接:http://nyncj.huizhou.gov.cn/zwzc/xwzx/gnyw/content/post_485051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