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值晚稻分蘖之际,在东莞市石排镇黄家坣村的一块块金黄色的“鱼塘水稻”种植场里,人保财险的无人机正在上空盘旋,通过航拍作业搜集农业保险的相关数据。“前段时间,水稻种植新模式在我们的鱼塘成功落地,现在又有了保险保障,我们更加安心了!”东莞市雅利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姚雅说。
随着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推广试验在全省各地开展,为“鱼稻共生”新模式保驾护航的农业保险也安排上了。9月下旬,在东莞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银保监分局的指导和推动下,由政府财政全额补贴保费,人保财险东莞市分公司承保了东莞市雅利种植有限公司种植的“鱼塘水稻”,主要保障水稻在鱼塘水面种植过程中面临的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以及病虫草鼠害等风险。
据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中,稻和渔是一个相互依存、循环利用的生物链,产出的水产品和稻谷的品质都得到提升。
2022年7月21日,《广东省支持2022年晚造粮食生产12条措施》正式印发,其中提出,要科学开展“鱼稻共生”水稻种植模式试验;推动各地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示范推广鱼塘种稻优质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在保持鱼塘养殖规模的同时,有效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实现鱼塘养鱼与利用水面种植水稻双增产双丰收,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总产量。
“我们积极推进产粮大县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同时试点鱼塘水稻保险,通过保障渔粮增产新模式,助力增加粮食播种面积和提高粮食总产量。”人保财险广东省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公司将持续提高鱼塘水稻保险覆盖率,帮助种植养殖户降低经营风险、增加收入。”
来源:南方+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