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中堂镇“环境整治+文化培育”推进乡村振兴

中堂镇“环境整治+文化培育”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10-28 作者:佚名 来源: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进入乡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村标景墙或牌坊在周边绿化亮化配套的衬托下格外醒目,公园、河涌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风雨球场、露天广场等公共设施齐全,成为村民休闲健身好去处,展现出一幅宜居宜业、精神富足的乡村美好图景。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中堂镇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各村(社区)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让农村生活环境更加宜居,让村民重拾美丽乡愁。近年来,中堂镇以创建特色精品示范村、水乡特色示范村庄、美丽宜居村等为契机,完成14个美丽宜居村创建,全镇20个村(社区)达到“干净整洁村”标准。

  在潢涌村,有着古建筑群,历史文化悠久。幽深古巷、典雅门楼、古旧民居、小桥流水,构筑了颇具韵味的岭南水乡。潢涌村坚持“党建引领”,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为乡村振兴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多年来潢涌村围绕名村、宜居村、特色精品示范村等创建工作,不断加大环境建设投入,完善公园、道路、文化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颜值、环境品质不断提升。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完善规划,加强环境资源特色整合,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建设全域旅游环境的高标准推进“宜居、宜业、宜游”村建设,攻难点,塑亮点,重塑古村核心区岭南风貌、提升村内多个风水塘、建设多个休闲小公园;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社会治理全过程,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开展“两违”、内河涌、田间窝棚、环境卫生、生活垃圾分类收处、“厕所革命”、爱卫运动等环境治理,形成了全村环境建设一盘棋统筹、网格化管理、全民参与的常态化长效化管理格局,全村环境“点靓、线美、面和”高品质空间效果全面提升,发展环境优势进一步凸显。

  潢涌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文明村”,东莞市“十大美丽幸福村居”“东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东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村”。2022年,潢涌村更成为“广东省文旅两中心融合发展试点村”。

  农村人居环境的“蝶变”让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2020年5月,斗朗社区入选第二批水乡特色示范村庄名单。斗朗社区通过升级改造,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提升,村道升级、舞台广场、风雨球场、停车场、公厕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大大满足了村民群众的生活需求。旧村内河涌沿岸的整治,让沿岸景观豁然开阔,重现旧时斗朗“一条麻石路直通中堂圩”的历史情境,让人记住美丽乡愁。东泊社区结合水系肌理,对宗祠及其风水池塘周边进行景观升级,打造好居民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凤冲村充分发掘历史名人事迹,推动文化赋能,发展“一村一品”,夯实产业基础。

  有些村利用古树名木打造美丽乡村景观带,为乡村振兴增添绿动能。“现在村里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有些在外面的人也搬回来了,大家都很自觉维护家园环境,空气清新,人也舒心。”坐在榕树下乘凉拉家常的村民说起今昔变化很是感叹。

  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中堂各村(社区)重谋划、出实招、创特色,以小切口做好大文章,盘活边角地、闲置地打造各类口袋公园,开展好“厕所革命”等,给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环境获得感,有力形成全民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浓厚氛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母体,也是引领乡风文明,提供产业发展动能的精神力量。在潢涌村的黎氏大宗祠,德本、孝义文化,祖训家风随处可见,代代传承。进入新时代,更成为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力量。

  潢涌村以文明户创评为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文化培育与乡风文明润化工程。据介绍,潢涌村开展文明户评选20多年来,不但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更凝聚了发展共识,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和发展内生动力。2017年潢涌村制定实施集体经济四轮驱动发展战略,集体经济产业不断壮大,成为全国闻名的小康村。村干部表示,大家以传统文化为纽带,增强家园意识和集体精神,“绳往一处扭,劲往一处使,把企业当家,把集体当家”。当前,潢涌村已开展第三次产业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中堂各村(社区)注重文化建设,充分发掘整合历史文化建筑和特色文化元素等,以文化赋能,成为乡村振兴中的美丽风景,更推动激发了文化振兴的巨大潜力。在中堂村郭洲,充分整合红色文化、七夕文化等特色文化,结合优美的田园风光,将旧砂场改造成休闲公园,重塑一河两岸的水乡风貌,水乡特色示范村的美丽风景绘出文旅新景象。位于郭洲的渡口农庄黎总表示,现在来郭洲休闲旅游、体验农家乐的人也比以前多了。环境的变化在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也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呈现诗与远方和产业兴旺的勃勃生机。

  “富口袋”也要“富脑袋”,中堂将家风家训、村规民约等融入乡村文化振兴工作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发挥文化浸润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民风淳朴的人文环境。用文化振兴的活力,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注入能量,做好乡村振兴的大文章。目前,中堂大洪花卉专业合作社和中堂盈港丰蔬菜合作社等“一村一品”项目已成功验收,为产业振兴提供了支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水乡特色示范村庄建设项目,加快打造文旅精品路线,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乡村美了,百姓乐了

  文化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来源:东莞时间网


原文链接:http://nyncj.dg.gov.cn/zixun/snkd/content/post_389936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