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睢阳区一望无垠的麦田里,机械轰鸣,人头攒动,一派繁忙的麦收景象,在收割完小麦的麦茬地里,当地村民忙着抗旱浇地,适时播种玉米、大豆等秋作物,力争秋季作物生产顺利进行。
成立工作专班,科学统筹调度。区政府及时成立“三夏”安全生产工作专班,实行党政同责,摸排粮食安全风险隐患,建立工作台账,加强工作调度。先后召开5次抗旱调度会、农技专家分析会、工作部署会,分析旱情,研判粮食生产形势,把干旱情况、风险防控具体化,使抗旱工作有的放矢。
注重宣传发动,营造浓厚氛围。为抢抓农时,早播早种,区农业农村局印发了《关于积极做好抗旱种秋工作的倡议书》,号召全区党员干部、广大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克服靠天等雨思想,广泛动员,组织推进,利用一切能用的水利条件,能浇一亩是一亩,多种一分是一分,在全区范围内迅速掀起随收随种、抗旱保秋工作高潮。
加强水电调配,保障抗旱所需。充分发挥各乡镇农民用水协会和“一长两员”作用,对辖区内现有机井进行拉网式、地毯式排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每眼机井都能正常使用;水利部门及时研判旱情动态,掌握河道、灌区蓄水情况,积极利用闸、坝工程储备抗旱水源,对全区河道紧急补水蓄水调水,为夏粮播种灌溉提供了有效的水源保障;电力部门在确保电力供应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电改革,降低灌溉用电成本,维护农民利益。
党员干部带头,开展精准帮扶。组织全区92个区直单位组成党员先锋队、“三夏”帮扶队,对全区3484户脱贫监测户、困难户、无劳动力户、弱劳动力户、残疾人家庭开展点对点精准帮扶。确保每村都有帮扶队,每户都有帮扶人。帮扶队员深入田间地头、抗旱一线,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抗旱水源、设备维修等问题,积极开展抗旱夏种帮扶活动。
开展技术指导,推动抗旱夏播。组织科技特派员、农技专家和农技人员100余人组成13个技术指导组深入抗旱第一线,开展抗旱夏种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指导群众抢时造墒播种,播后及时浇“蒙头水”,确保正常出苗,力争一播全苗。同时解答群众在抗旱夏种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努力推动抗旱夏种措施落实。
调整种植结构,力促农民增收。按照引良种、扩总量、提质量的市场要求,积极引导扶持农民做好种植结构调整。重点规划出了0.9万亩玉米大豆复合带状种植基地,8万亩的优质西瓜、3万亩脱毒土豆种植基地,2.5万亩的温棚优质蔬菜种植基地、5万亩高油酸花生种植基地。强化资金扶持和技术服务,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6月7日下午,全区行动机井1万余眼,抗旱机械3万余台套,完成抗旱播种玉米、大豆、花生等秋作物44.5万亩。
相关内容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