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动态 > 长沙县青山铺镇:擦亮“天华”品牌 升级“美丽集群3.0”

长沙县青山铺镇:擦亮“天华”品牌 升级“美丽集群3.0”

发布时间:2022-04-30 作者:佚名 来源:长沙市农业农村局

  

  物之光华、天之宝物,择天华二字建制,于天华之巅建镇山塔,于天华山腰植青松,于天华山阴建旧址,于绿水青山中安美居。

  1961年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深入长沙县青山铺镇天华村,开展为期18天的蹲点调查,为农村发展建设留下“十个一”的美好愿景。时过境迁,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与乡村振兴阔步向前,愿景60年后圆梦天华。

  

  山水田园间,屋舍俨然。易旭 摄

  山水好安居

  “在地”共筑美居

  家园美不美,问“在地”百姓。

  “山也青啰、水也清,绿水青山踏歌行。”村文艺队队长陈子文老师是这样唱的。

  “开窗见绿意、院中闻花香,看这美女樱开的多好,你说美不美?”美丽宜居村庄示范点旁的彭泽民是这样讲的。

  “游客来了都夸我们这里的农家小院有乡村味,田边路边有花,哪里都是春天的味道。”百亩桃园旁的彭娭毑这样回答。

  时隔一年,视觉改观、美的享受,然如画家园的打造并非一帆风顺。

  “老百姓不支持,空坪隙地、水田山林寸土不让,废旧家具不让动,家禽家畜散养,每一处改造都有不小的阻力。”天华村党总支副书记彭程告诉记者。

  要做事,就要调动村里人不怕事敢做事的干劲,把“美村美户”的工作做到位。

  “建立5人制的村民组委会,组委会成员带头,用‘亲情’牌、‘人情’牌带动亲朋好友推进村组建设。”在彭程村务工作记录本上,记下了造美工程的几个重要人物。

  “彭远林主动拆除组级公路旁的杂屋;彭怀郡捐献闲置杂屋建设‘乡村客厅’;彭强主动拆除闲置打米厂...”

  阡陌小道变通途,农家院落化身小花园,公路沿途美女樱花开正茂,天华村风景无限好,村民们也尝到了美的甜头。

  

  村组党员干部走访民情,听民声民愿。易旭 摄

  文艺润乡村

  “追星”扮靓湘村

  村子美、菜地美、庭院美,风尚也美。

  陈子文走下三尺讲台,又登上乡村广阔的文艺舞台。“天华文艺队从几人小队发展到了近百人,有广场舞队、门球队、龙队、太极拳队...”对于文艺队的定义,陈老师更倾向于构建文明乡风的志愿者。

  “广场舞真走俏,男女老少都来跳。”没有表演任务时,陈老师带领队员化身领舞者,带动全村健身,用文娱、运动代替村民在麻将、棋牌桌上的无聊消遣;每逢节日在村文化广场表演节目,接地气的文明活动方式,让村民们从心底认可文明新风,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变身为传播文明新风的使者。

  青山清水,气正风清,离不开治理模式的创新。2021年天华村文书塘组率先建立组级“两会一队”治理架构,即负责组级事务研究确定、矛盾纠纷调解处理、组级财务管理的议事会,与负责监督议事会工作情况的监事会,以及村组文明志愿队,解决“议什么、谁来议、怎么议、议的效力”问题,实现村组“私事不出户、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事物全公开”的村民共治目标。

  唤醒文明乡风,离不开组规民约的“德治”。天华村每一户最显眼的位置挂着一块铭牌,牌子上写有“民居美观、卫生整洁、家庭和睦、移风易俗等等”十条评比项目。彭泽民虽然十星“满贯”,可丝毫不敢懈怠:“总共就十颗星,哪项没做到,都清清楚楚体现在上头,村头村尾都是熟人,要是不‘追星’,面子没地方搁!”

  村子变美、地里变美,村民自发爱美,扮靓庭院“追星”,彰显天华文明乡风。

  

  中共长沙县水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支部委员会、长沙县委第二巡察组临时党支部结对党日活动,重走调查小道。 易旭 摄

  人勤事业成

  “低碳”“集体”新业态

  从村部通往“乡村客厅”的“清廉之路”,途经调查旧址、调查小路与美丽示范点,七八分钟的脚程也是天华山的“红色基因库”与绿色产业带的完美融合。

  “最红火的时候是2018年,年接待游客超30万人次。但因疫情原因,游客有所减少。”天华村党总支书记陈尧告诉记者,目前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要写好“红绿”文章。

  2020年,天华村2座非煤矿山关闭退出,完成山体复绿,实现从“矿山”到“青山”,从“卖石头”到“卖风景”,截至2022年,旧址与景区共计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村集体经济稳步增加。

  清廉之路、乡村客厅、连心屋场、漫坡草地、竹篾文化馆是美丽据点,也是绿色经济,这些建设能让游客进村“有故事听、有风景看、有地方坐”。

  日子要红火,不能“等靠要”,靠山不能坐吃山空,人勤才能事业成。

  天华村通过合作社深挖耕地经济,流转400亩粮田增种双季稻,流转100多亩旱地,打造百亩桃园、梨园,林下套种大豆、西瓜、油葵等旱粮作物,打造天华“春有花、夏收粮、秋摘果、冬看雪”四季有景,四季增收的新风貌。

  陈尧介绍:“村民不仅能获得土地租金,还有开垦、种植、除草等劳务费用,第一季度预计支付数十名村民劳务费用超十万。”

  随着天华红色产学研示范区的规划落地,围绕天华山创国家AAAA景区项目的推进,村集体已成立企业负责文旅项目运营,天华村今年年集体收益预计超40万,产生的收益将作为红利分给村民,真正实现美丽共建、宜居共享。

  ◎星沙时报记者 易旭

  信息来源:掌上星沙  责编:丁昕雅  审核:黄聪

  


原文链接:http://nyw.changsha.gov.cn/xxgk/xxgkml/gzdt/qxdt/202204/t20220422_1054026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