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农民知识 > 加强残膜污染治理 共建你我美好家园

加强残膜污染治理 共建你我美好家园

发布时间:2022-04-09 作者:佚名 来源:宿州市农业农村局

  随着农用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地膜使用量日益增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矛盾日益尖锐。残留地膜的问题如再不得到解决,必将对宿州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巨大威胁,废旧地膜回收综合治理工作刻不容缓。

  一、农田残膜的危害

  危害一:残膜影响土壤物理性状,抑制作物生长发育。农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这些高聚物难以分解,若长期滞留地里,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土壤水肥的运移,影响土壤微生物活动和正常土壤结构形成,最终降低土壤肥力水平,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作物减产。

  危害二:土壤渗透是由于自由重力,水向土壤深层移动的现象。由于土壤中残膜碎片改变或切断土壤孔隙连续性,致使重力水移动时产生较大的阻力,重力水向下移动较为缓慢,从而使水分渗透量因农膜残留量增加而减少,土壤含水量下降,削弱了耕地的抗旱能力。甚至导致地下水难下渗,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等严重后果。

  二、未按照规定及时回收农用薄膜是违法行为。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农业投入品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未按照规定及时回收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包装废弃物或者农用薄膜,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交由专门的机构或者组织进行无害化处理的,由地方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农业投入品使用者为个人的,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三、科学使用和回收地膜,杜绝白色污染。

  请农民朋友们购买地膜时一定要到正规的农资门市,注意查看地膜产品合格证,索要并妥善保管好有关票据,避免购买三无产品和超薄地膜。国家从2018年5月1日起,杜绝使用厚度低于0.01毫米的非国标地膜,增加地膜厚度可以从源头上提高地膜的可回收性。种植户在秋收后春播前,要及时捡拾田间残膜,并交送到附近回收网点或垃圾点,严禁焚烧或随意丢弃。为减少地膜污染危害,应减少地膜覆盖面积,采用适时揭膜、一膜多用等技术,减少地膜用量,探索推广可降解地膜的应用,降低土壤中地膜的残留量。

  保护好美丽家园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朋友的共同心愿。希望广大农民朋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推进废旧地膜回收利用,为建设美好家园、守护皖北粮仓贡献自己的力量!

  宿州市农业农村局宣

  2022年3月15日


原文链接:http://nyncj.ahsz.gov.cn/tzgg/1926705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