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牦牛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通过多组学技术揭示了牦牛胃肠道适应高原低氧环境的独特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尖端科学(Advanced Science)》上。

科研团队构建了首个牦牛胃肠道单细胞图谱,包含117,019个高质量细胞,涵盖54种细胞类型。通过整合单细胞转录组、宏基因组和代谢组数据,研究发现牦牛胃肠道特异性转录因子HNF4A和SREBF2通过调节糖原储备和糖酵解过程,在低氧环境中维持能量稳态。同时,研究揭示了胃肠道微生物与宿主的协同进化关系,这些微生物作为“能量转换器”,帮助牦牛从有限饲草中获取更多营养。
该研究首次从宿主-代谢物-微生物互作角度,系统解析了牦牛适应高原环境的分子机制,为理解反刍动物高原适应性提供了全新视角,也为高原家畜精准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等项目支持。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