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豆粒。姜立峰摄
金秋十月,“中国大豆名城”海伦大地浸润在浓郁的豆香之中。享有“中国优质大豆之乡”美誉的这座小城被连片的金色豆田覆盖,田间地头,农户弯腰拾豆的身影与农机穿梭的轰鸣声相互交织,共同奏响了一曲热闹非凡的秋日“丰收交响曲”。
在海伦市前进镇双泉村大豆农业示范园区,1510亩核心种植区宛如一块硕大的金色地毯,格外引人注目。大型收割机轰鸣作业,将饱满的豆荚卷入机身,留下整齐的根茬,处处是忙碌的丰收景象。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里是全国大豆产业发展的“标杆示范区”,该园区由军琢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种植经营管理,海伦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科技人员常年驻守田间,从种植方案制定,到田间技术培训,再到生产过程中的实时指导,全程为大豆种植“把脉护航”。
“依托寒地黑土、天然富硒的核心优势,再加上科技助力,今年大豆长势格外喜人,丰收已成定局!”园区负责人董伟琢满脸笑容地介绍,预计今年大豆亩产将突破400斤,较常规种植增产10%,总产量可达302吨,总产值约114.7万元,丰收的账本越算越亮眼。
据了解,海伦市共有504万亩耕地,今年大豆种植面积达216.4万亩。近年来,海伦市大豆优良品种推广应用率超90%,优质大豆生产优势显著。自2016年以来,海伦大豆年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200万亩以上,历年平均亩产超320斤;2024年亩产达346斤,总产7.8亿斤;今年有望实现亩产350斤以上,总产突破7.5亿斤。(姜立峰 记者 董新英)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