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之间,藤架之上,一个个紫红色、形似绣球的布福娜果实掩映在绿叶之下,压弯了枝头。
恭城瑶族自治县三江乡安冲村的布福娜种植基地里,村民正忙碌着采摘、包装、发货,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这种长相奇特的水果名叫布福娜,又名“黑老虎”,当地人也叫它“冷饭团”,是集食用、药用、绿化、观赏于一体的珍稀植物。
党建引领,小野果成大产业
近年来,三江乡坚持将党建引领贯穿乡村振兴全过程,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安冲村党员陈通是当地布福娜种植的示范户,他站在自己120亩的果园里,看着满棚的果实欣慰地说:“布福娜过去只是山里的野果,现在我们通过规模化种植,让它变成了‘致富果’。”正在采摘的村民插话道:“在党员示范户的带领下,我们现在掌握了技术,也不愁销路。”
生态优势,绿水青山产好果
三江乡充分利用生态优势,在山林深处发展布福娜种植。
陈通介绍道:“土生土长的布福娜苗极易养活,把苗挖回来,刨个坑、洒点水、施点肥,它自己就蹭蹭地往上蹿。”他的果园建在安冲村山林深处临近山顶的位置,一人高的钢筋水泥架支起数十亩的棚架,黑老虎藤蜿蜒攀附,茂密的藤叶“织”出一片绿网。在这里,布福娜生长过程遵循自然规律,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特色产业,拓宽乡村致富路
布福娜不仅是美味水果,更是瑶乡传统的药用植物。“黑老虎的根是传统瑶药‘十八钻’中的一种,被老瑶医形象地称为‘大钻’。”陈通拿起一个硕大的布福娜果介绍道。他掰下一颗果粒,剥开外皮,露出白色果肉,香气扑鼻。“吃一口,果肉细腻软甜,滋味似荔枝,汁水丰盈,比荔枝香更多一分清新。”
谈到收益,陈通笑着说:“布福娜经济效益好,线上直播零售按果的品质在每斤28-60元之间,最远也销售到了内蒙古。我现在控产提质,走精品化路线,为延长产品的附加值,还将它制作成泡酒,每瓶价格在200元。”
在陈通的果园里,还能看到蜂箱和鸡棚,蜜蜂授粉,鸡粪施肥,形成了一套生态循环的果园系统。
如今,三江乡的布福娜种植已发展到300余亩,形成了特色产业,带动了农民增收。“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昔日深山野果,如今正成为瑶乡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