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动态 > 广安市邻水县以“五个一”举措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广安市邻水县以“五个一”举措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发布时间:2025-09-29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今年以来,邻水县坚持把助农增收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探索与实践,逐步形成了以庭院经济、共富车间、就业服务、以工代赈、联农带农为核心的“五个一”增收举措,2025年以来累计带动4.54万农户实现增收34822万元,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支撑。

  一是布局一批特色庭院经济。利用农村庭院闲置土地,整合各类财政资金,通过农户自建进行奖补和纳入和美乡村项目建设方式,建设一批微菜园、微果园、微养殖园,有效破解庭院杂乱、家禽散养难题,将农户的“房前屋后”建成“增收宝地”。2025年累计投入8630万元和美乡村建设资金、960万元庭院经济奖补资金,支持8840余户在家有劳动能力的家庭发展庭院特色种养殖业,户均增收超1500元,总增收1326万元。

  二是打造一批镇村共富车间。深入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利用农村党群服务阵地、闲置房屋土地等资源,聚焦农产品加工、轻工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导企业下沉、岗位下乡,建成一批微型纺织、玩具、食品等加工车间,优先吸纳脱贫人口、留守妇女、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近就业、灵活就业,实现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截至目前,全县基本实现一镇一共富车间,累计建成镇级共富车间42个、县级示范车间(邻水白茶)1个,有效吸纳农村劳动力1353人,人均增收12465元,总增收1686万元。

  三是挖掘一批务工就业岗位。依托劳动力实名制数据采集,摸清全县39万农村劳动力就业情况,精准发力、分类施策促进群众务工就业。持续完善县、乡、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组建国有劳务公司1个,劳务专合社20个,培育劳务经济人242名,适时收集推送劳务信息,开展劳务品牌和返乡创业培训,“点对点”提供个性化服务。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渝广青年创业集市暨人才招聘等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40余场,提供各类就业岗位1.2万余个,累计增收27500万元。针对脱贫人口等就业困难群体,统筹开发公益性岗位5628个,累计发放岗位补助1519.42万元。

  四是推广一批以工代赈项目。聚焦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将用工需求大、技术门槛低的项目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建设,优先组织脱贫人口、易返贫监测对象和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建设获取劳务报酬,实现“赈济”与“建设”双重效益。扎实开展岗前就业技能培训、以工代训,让群众掌握至少1项就业技能。在和美乡村建设中,全域推广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方式,既改善乡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又促进当地农民就地就近务工。2025年以来全县共上线“一卡通”平台农推、重推项目26个,总投资4510.15万元。截至目前,共计发放劳务报酬1116.04万元,带动群众务工2201人,实现人均增收0.51万元。

  五是建强一批联农带农机制。要求政府投入或集体占股的农业产业基地或项目,必须构建同当地农民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小农生产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积极推广“土地入股+保底分红”模式发展农业产业,引导新型经营主体优先聘用当地群众参与种植、管护、采收等环节,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持续增收。2025年,共计实施产业配套项目27个,总投资5800万元,预计将为村集体和农户分红45万元。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周边350余名群众就业,发放劳务报酬256万元。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4.75万亩发展粮油产业,支付1.5万余户群众土地租金及分红1374万元,切实增加群众财产性收入。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5/9/25/c87a9a77e3914bf6903b7091d26d4b4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