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土地流转规范为突破,激活集体经济“资源池”
实现流转流程标准化。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出台《旌阳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明确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功能定位,规范土地流转签约、备案、履约等全流程管理,提升土地流转规范化、市场化水平。
落实风险防控前置化。印发《农村宅基地审批和住房建设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科学划分全区平原地区、丘陵地区地域类型范围,执行最新宅基地审批面积标准。配备69名村级土地巡查员,对辖区内宅基地用地建房情况开展全覆盖日常动态监测,从源头防范土地使用风险。
二、以乡村运营为引擎,拓宽集体经济“增收路”
促进运营主体多元化。探索建立“1+1+N+N”乡村运营机制,组建区级乡村运营中心,指导各村成立强村公司、聘请专业乡村运营师,结合各村资源禀赋“一村一策”制定集体资产运营方案,构建多层次、专业化运营体系。
推动项目收益共享化。出台《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绩效评估办法(试行)》,对集体经济发展先进村给予每村2万元奖励;构建“多劳多得”激励机制,将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净收入新增部分按比例提取作为管理人员奖励资金,充分激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强化品牌化赋能长效化。大力实施“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策略,依托乡村生态、文化、产业等优势资源,盘活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及闲置集体资产,培育田园观光、研学教育、星空露营、非遗体验等新兴业态,成功打造旌韵高槐、旌秀桂花、红光印象、仙桥雾宿、凯江大回湾等一批近郊旅游精品景点,为集体经济可持续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三、以“三资”监管为抓手,筑牢集体经济“防腐墙”
推进清产核资常态化。组建专项整治行动专班,对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开展全面清查、核实与登记工作,截止9月,已完成平台录入资产1.63万条、资源1.1万条,集体资产3.78亿元,实现集体“三资”底数清晰、动态可溯。
推动监管机制刚性化。制定农村集体财产监督管理工作意见,印发“三资”监管工作制度、任务清单、工作手册、问题提示等7个规范性操作模板,统一镇村两级“三资”监管标准与流程,构建全域覆盖、规范有序的制度管理体系,切实保障集体资产安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