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科技赋能 沃野生“金”——平乐设施农业绘就振兴新图景

科技赋能 沃野生“金”——平乐设施农业绘就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9-16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桂林平乐弘鑫养殖有限公司新建的“养猪楼”四周青山环绕,环境优美。记者李忠波 秦丽云 摄

  

  在桂林市大信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沙子长冲生猪养殖场展示大厅,负责人张凯介绍智慧养猪情况。记者秦丽云 摄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傅清龙 李家健
记者秦丽云
平乐县融媒体中心记者汪文卿
秋日的平乐县,现代农业的科技之光洒满田野:“云养猪”实现一人管控千头牲畜,生态循环链条串联起种养全产业,标准化生产让山间柿子蜕变为“金果果”……这场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的农业变革,正推动千年古昭州在农业现代化征程上加速迈进,以科技为笔、生态为墨,勾勒出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的现代农业新图景。
智慧牧场:数据驱动养殖变革
8月18日午后,阵雨突至,为桂林市大信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沙子长冲生猪养殖场带来清凉。
在养殖场展示大厅,电子屏分屏实时呈现着各室区场景:配种室母猪静卧,分娩室仔猪依偎恒温箱,保育室幼猪争食自动投喂饲料,育肥室肉猪在洁净漏粪板上踱步。
这些画面生动诠释了“一名饲养员可同时管理2000多头肉猪”的现代化养殖效能。
“你看,饲养员巡查至育肥区时,手持平板能实时显示每头猪的位置和健康状态,传统养殖的脏累活已逐步被智能化设备替代。”养殖场负责人张凯指着屏幕介绍。精准饲喂系统、智能环控设备、全方位监控探头……在建设中的二期工程现场,全封闭车间将配备全自动输送带清粪系统,“1分钟可实现清理6000多平方米的猪粪,建成后一人即可管理单棚,年出栏量可达6000头。”张凯介绍,从母猪受孕B超监测到仔猪育肥食量调控,6个月养殖周期的每个环节均有数据支撑,工作人员按标准化流程操作即可。
智慧牧场的变革在平乐持续深化。当前,年出栏肉猪5万头的桂林市大信现代农业有限公司长冲生猪养殖场与年出栏2.4万头肉猪的桂林平乐弘鑫养殖有限公司新建楼房生猪养殖场等智慧牧场相继发力,“科技为翼,让‘猪圈’变‘智圈’”,为平乐养殖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产业链延伸同步推进,位于二塘镇工业集中区的平乐县志邦食品深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正加紧建设。该项目占地61亩、总投资1.2亿元,将建设综合楼、屠宰车间、冷库及物流设施,购置两条生猪全自动化屠宰线和一条肉牛屠宰线,预计年屠宰生猪50万头、肉牛1.5万头以上。“目前项目已完成40%进度,力争今年12月底竣工投产。”项目负责人黄智说。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平乐县生猪出栏10.4万头,同比增长7.32%;猪肉产量0.87万吨,同比增长7.43%。
从智能监控到全自动化屠宰,平乐设施养猪产业正以科技为翼、生态为基,为传统养殖业转型写下鲜活注脚。
水果产业链:科技激活四季生机
初秋的平乐,层叠柿林沿山势铺展,现代农业科技的融入,让这枚山间果实突破季节限制,在全产业链上绽放“四季常青”的活力。
在沙子镇维新村委班山尾自然村,桂林裕康达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4万多平方米柿子精深加工生产线项目正稳步推进。“在县委、县政府支持下,这里将建成全国最大的柿子加工链交易市场。”公司总经理刘银乐语气坚定地说。
“公司已研发42种柿子产品,其中以柿子替代部分糖分的新品深受市场青睐,相关生产线设备采购完成后即将量产。”刘银乐介绍,智能化设备能在零下40摄氏度实现锁鲜,让原本靠天吃饭的鲜果转化为深受市场青睐的深加工产品。
山间柿园里,平乐镇裕丰村果农王学树手持诱虫板穿行林下:“以前最怕虫害,现在技术员指导我们采用挂黄板等绿色防控技术防治害虫,农药用量减少了,果品质量反而提高了。”在距离王学树不远处的标准化基地中,无人机正替代人工喷洒农药,科技让传统种植焕发生机。
平乐柿子产业的繁荣,离不开标准化生产与全链条监管。平乐县积极推进“柿子大脑”产品追溯平台建设,对种植、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建立台账,完善“一企一档”“一品一册”监管档案,动态更新风险、措施、责任清单。去年出台的《平乐县柿饼产业长效管理机制工作方案》,严格执行质量标准,严厉打击滥用农药、非法使用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引导产业向绿色生态方向发展。
如今,平乐县柿子种植面积达17.3万亩,年产鲜果50万吨,年外销柿制品超30万吨,产值突破3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产值6.9亿元。
“全县水果种植面积46.3万亩,产量129.5万吨,产值33.6亿元,其中设施水果13.6万亩、产值9.6亿元,避雨防病虫、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已广泛应用。”平乐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江南介绍。
“蔬菜篮子”:科技勾勒现代图景
初秋的平乐大地,“蔬菜篮子”盛满现代农耕新景象,科技赋能让传统种植业焕发蓬勃生机。
走进二塘镇九龙村委洋栏桥村,200多亩连片韭菜地如绿毯铺展。种植大户钟声油夫妇轻按开关,家旁40多亩韭菜便得到水肥一体化精准滋养。阳安乡双合村委合作社的30亩韭菜同样享受着水肥一体化浇灌,鲜嫩韭薹直供粤沪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
在同安镇、大发瑶族乡等乡镇的现代设施蔬菜示范区里,设施大棚精准调控作物生长环境。“以前村民种露天菜靠天吃饭,如今大棚里三季可种青瓜、番茄、香瓜,产量与品质稳步提升,大棚种植更需精耕细作的技术支撑。”桂林市立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莫甫业话语中透着丰收喜悦。
当前,平乐县设施蔬菜面积达0.42万亩,其中蔬菜大棚500亩、小拱棚3700亩,年产量1.1万吨,产值0.91亿元。这些数据彰显着设施农业的显著成效,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能。
设施农业的发展并非“单点突破”,而是全域协同推进,国道323沿线,以“沙子—二塘—张家—同安—源头”为主线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带正加速成型。
“我们将扎实推进设施农业建设,实施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发展三年规划,构建以国道323线为主轴的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带,同步建设以生猪、柿子、鱼为主的设施畜牧区、种植区、渔业区,以及各乡镇特色设施农业产业园,形成‘一带串联引领、三区强力驱动、多园协同发展’的现代设施农业发展格局。”平乐县委副书记陶捌旺说。
从智能猪场到标准化柿园,从自动化车间到设施蔬菜大棚,平乐县设施农业以“科技+生态”双轮驱动,书写着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新篇章。平乐县正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让农业从“一季甜”迈向“四季香”,在乡村振兴路上稳步前行。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gl/t2595939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