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农业生产低温雨雪冰冻抗灾抢管技术指导意见

农业生产低温雨雪冰冻抗灾抢管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4-02-22 作者:佚名 来源:荆州市农业农村局

  2月1日以来,荆州市遭遇罕见持续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天气,未来几天还将受雨雪叠加和低温冰冻天气持续影响,对农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为最大限度减少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尽快恢复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稳定供给,现提出如下抗灾抢管技术指导意见:

  一、种植业

  (一)油菜

  1.清沟排渍,降低田间湿度。田间积水明显的田块,及时清理围沟,促进根系恢复生长。

  2.及时摘薹,促进腋芽生长。薹高超过25cm的油菜,抗寒性急剧下降,也容易被大雪折断。受冻或者折断的油菜薹,在温度回升至0°以上,及时摘薹,有利于基部腋芽快速生长。

  3.追氮补钾,增产抗倒协调。温度回升到0°以上时,薹高超过25cm,冻害或折断采取摘薹措施的田块,每亩补施尿素5公斤,氯化钾3公斤;薹高20cm以下,绿叶数8-10片且叶色正常的油菜,抗寒性强,可以不追肥;尚未抽薹,且绿叶不及6叶的田块,每亩补施尿素7.5公斤,氯化钾5公斤。

  4.及时化调,促进恢复生长。温度回升到5°以上时,可喷施芸薹属内酯或赤霉素等激素,促进油菜恢复生长。

  5.提前喷药,减轻病害发生。冻害发生后,油菜病害可能提前以及加重发生,温度回升到10℃以上时,可喷施多菌灵、甲霜灵等杀菌剂,减轻病害发生。

  6.适时改种,尽量挽回损失。四级冻害造成油菜苗趋于死亡的田块,开春后将死亡植株作绿肥翻耕到土壤中,提早播种下茬作物弥补小春损失。有条件的地方可改种春季马铃薯、速生性蔬菜等,尽量挽回损失。

  (二)小麦

  1.清理三沟。田间渍水影响小麦根系活力,易引发病害。及时清理疏通三沟,标准是雨住田干。

  2.看苗追肥。受冻麦苗,要及时追肥,促进分蘖苗生长成穗,根据受冻程度每亩追施尿素5~8千克。

  3.病虫防治。深入田间地头,做好小麦条锈病监测防控,见点打片、见片打面,及时防治纹枯病和麦蚜,拔节前抓紧除草。

  4.及时改种。重度冻害导致麦苗死亡,根据当地条件改种下茬春季作物。

  (三)蔬菜

  1. 露地蔬菜能收尽收。在田露地蔬菜(甘蓝、西蓝花、花菜、莴苣、大白菜、马铃薯、葱蒜等)作物,要抢时收获上市或临时储藏,减少损失;及时清沟排渍;尽快中耕并追施稀肥,叶面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以及调节剂爱多收或芸苔素内酯促进蔬菜恢复生长;及时喷洒百菌清、腐霉利、春雷霉素等防治病害。

  2. 设施蔬菜防冻防病。大棚蔬菜如辣椒、番茄等茄果类和瓜类作物,未损毁的大棚,突出保温透光降湿,可清洁棚膜,保持膜面干净,提高升温效果;进行多层覆盖保温;全覆盖地膜降湿提低温;辅助增温,可在棚内配备火炉(或炭盆)、大棚增温剂等增温设施,必要时进行燃火升温,但必须保证产生的烟气能顺利排出,否则将会对蔬菜产生毒害作用;针对性整枝修剪,及时剪去被冻死的嫩梢嫩叶,主梢坏死的可以用侧枝代替并剪去其余侧枝。及时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及时防病,用 45%百菌清烟剂或 10%腐霉利烟剂,于傍晚密闭棚室熏蒸 6~12 小时,防治灰霉病等真菌病害。对大面积受损无法挽回的大棚,可在天气回暖后抢种耐寒的菠菜、小白菜、萝卜菜、生菜等,最好在中、小棚内抢播,促早生。

  3. 蔬菜育苗保温促稳。处于育苗期的瓜类或茄果类蔬菜苗,突出保温防冻控温降湿促稳,保持夜温11℃-13℃,白天14℃-16℃为宜,如白天晴好光照较足,可提高白天温度至18℃-25℃,光照不充分的情况下盲目追求高温快长不利于作物发育且抗性下降;苗床可24小时悬挂白炽灯或补光灯补光;床土宁干勿湿,局部缺水只能定点补水,补水30-40%程度即可;抓住间晴时机喷施防病药剂和叶面施肥,以甲霜恶霉灵配合春雷霉素或中生菌素防病,配合氨基酸叶面肥及适量芸苔素内酯补营养促稳长。

  (四)柑桔

  1.除雪和土壤管理。大雪或霜冻过后,及时清理树上和树盘下的积雪或霜;及时全园或树盘浅耕松土(切忌伤根),改善土壤通气,促发新根。冻后及时修剪。尽早摘除受冻萎蔫不能复原或枯焦未落的叶片,在翌年春季升温后截掉受冻枝梢,尽量多保留树冠内部和下部枝梢。对大的剪(锯)口要削平滑、用合适的保护剂保护伤口。对于直接暴露在强烈阳光下的骨干枝,应涂白或绑缚遮阳网防晒。

  2.肥水管理。柑橘低温冻害后,尽可能及早浇灌水补墒,减轻干旱产生的次级伤害。气温回升后,按照“勤施、薄施”原则,及时追施2~3次高氮低钾或其他优质商品水溶肥。未落叶的受冻树,及时用0.1%尿素和0.3%~0.5%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间隔15~20天连续喷施2~3次。

  3.加强病虫害管理。柑橘受冻害后,树势衰弱,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减弱,剪口、锯口、冻裂伤口多,易受病菌侵染、病虫危害,要趁冬闲期彻底做好清园,及时防治脚腐病、疮痂病、红蜘蛛、蚜虫等,减轻病虫为害。受冻修剪完毕后要及时清理枯枝落叶进行销毁;及时用石硫合剂、松酯酸钠、或矿物油+杀螨剂+杀菌剂+杀虫剂等进行全园彻底消毒,防止病虫为害。新梢抽生过程中,及时喷药防治病虫害、保护新梢。

  二、畜牧业

  (一)及时转移畜禽修复被损设施

  受灾畜禽养殖场(小区、户)尽快组织力量转移健康畜禽,按规定处置伤亡畜禽。修复已损坏或倒塌的栏舍,及时排除积雪、清理粪便及污物,保持清洁卫生。及时抢修用电、用水设施,尽快恢复正常的饲养管理程序,让畜禽有良好生活环境。对无法修复需要重建的,从长计议,按标准化要求,谋划好重建方案。

  (二)强化灾后饲养管理

  各畜禽养殖场(小区、户)要强化灾后饲养管理措施,畜禽栏舍要保持通风控温、干燥、清洁卫生和安静的环境;饲料营养要全面且易消化,在饲料中增加维生素添加量,绝不饲喂被雨淋湿或发霉、变质的饲料;饮水要清洁卫生,最好饮用自来水或井水,饮水中可添加适量抗菌素;合理控制饲养密度,特是对一些栏舍倒塌严重的饲养场(小区、户),避免因养殖场地减少高密度饲养,影响畜禽正常生长。

  (三)切实加强灾后疫病防控与监测

  1.规范处理死亡畜禽。受灾养殖场(小区、户)要加强防疫管理,完善卫生消毒、病死畜禽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防疫制度。对砸死、冻死等死亡及死因不明畜禽,要采取“四不准一处理”的处置措施,即不准宰杀、不准食用、不准出售、不准转运,对死亡畜禽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2.全面开展消毒灭源。各畜禽养殖场(小区、户)对受灾的圈舍、食槽、畜禽用具、运输工具,要进行全面彻底消毒。对畜禽饲养、加工、交易等场所的废弃物和污染物,要进行堆积发酵,无害化处理。对浸水、受潮的饲料饲草要及时晾晒,防止霉变,以免畜禽食用中毒。

  3.及时做好免疫防治。各畜禽养殖场(小区、户)、散养户要及时开展针对性的免疫和治疗,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非洲猪瘟等疫病高风险地区,要加强饲养管理,及时开展免疫,防止疫病发生。

  4.加强疫病监测报告。各地畜牧兽医部门要组织人员对存栏畜禽进行全面普查,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照规定采样检测,及时汇总、分析灾区动物疫病动态和趋势,排除疫情隐患。一旦发现可疑疫情,要按规定及时上报,迅速果断处置。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要强化检疫监督,加强流通环节监督检查,严防病死畜禽流入市场,确保畜产品安全卫生。

  三、水产业

  (一)及时检修养殖设施设备

  检查水产苗种繁殖和养殖大棚等保温设施和充氧、供暖、抽水机械设备,因暴雪、冰冻损坏的繁殖设施、养殖设施、电力设施、进排水渠道、网箱、薄膜和坍塌房屋等应尽快进行维修和重建工作。

  (二)加强养殖生产管理

  受低温冰冻雨雪影响的各类水产品,宜根据市场需求及早起捕,以免压塘,影响下年度生产。尤其是受伤的要及时处理,避免死亡损失。冰雪过后,要根据水温变化,适当降低放养密度。水温达到10℃以上时可适当施肥,培肥水质。开食后要适当投喂蛋白含量高的饲料,适量添加VC、中草药、多糖等,少量多次投喂,并随水温的升高逐渐增加投饵量。坚持早、中、晚巡塘,发现水体变色、水质变坏,要及时更换新水,用生石灰或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保证水体肥、活、嫩、爽。

  (三)强化亲本及苗种培育

  对亲本苗种损失较大的生产单位,要摸清存塘亲本和苗种数量,及时组织补充和调运。强化亲本饲养管理,加强营养,补充能量,促进亲本正常发育,确保春季繁殖生产。做好苗种培育,严格按照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开展苗种生产,保证苗种充足供应。

  (四)做好灾后疫病防控

  要提高灾后疫病防控意识,做好池塘、网箱的清洁卫生,及时捞除死鱼,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强化消毒管理。用4%的食盐水或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对鱼体进行消毒,预防冻害后水霉病等病害的发生。有条件的应尽量提高水温,减少小瓜虫等寄生虫病害发生。定期改底解毒,防治暴发性疾病发生。发现鱼病,要对症下药,科学用药,严禁使用违禁鱼药。做好苗种检疫工作,控制病原传播。加强病害测报和预警。

                                                                 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办公室

                                                                      2024年2月6日

  附件

  抗灾指导服务专家名单

  姓名

  单位

  专业

  联系电话

  陈洪洲

  荆州农业科学院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荆州综合试验站

  油菜

  13308610119

  卢建新

  荆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华中农高区专家大院

  油菜

  17707169220

  龚德平

  荆州农业科学院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荆州综合试验站

  湖北省第四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油菜)

  油菜、

  小麦

  13972122578

  刘署艳

  荆州农业科学院

  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荆州综合试验站

  油菜

  13507216045

  张  强

  荆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华中农高区专家大院

  小麦

  17707169295

  陈功海

  荆州农业科学院

  小麦

  15827723215

  李再兴

  荆州农业科学院

  小麦

  13135799893

  李  平

  荆州农业科学院

  国家西瓜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

  湖北省创新中心蔬菜育种团队

  蔬菜、

  西瓜、

  甜瓜

  15927995123

  梁红艳

  荆州农业科学院

  湖北省创新中心蔬菜育种团队

  湖北省第四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高品质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团队

  蔬菜

  13593850875

  邱文兵

  荆州农业科学院

  湖北省创新中心蔬菜育种团队

  西瓜、

  甜瓜

  13554596630

  胡  阳

  荆州农业科学院

  湖北省创新中心蔬菜育种团队

  蔬菜、西瓜、甜瓜

  18571853086

  柳谷春

  荆州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

  畜牧业

  17707169201

  熊家亮

  荆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畜牧业

  17707169393

  郑维友

  荆州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

  水产业

  17762869335

  赵恒彦

  荆州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

  水产业

  17786678266


原文链接:http://nyj.jingzhou.gov.cn/xxdt/nydt/202402/t20240206_904734.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