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1633”工程 • 牛产业园 | 用好用活“土专家” 助推产业提质增效

“1633”工程 • 牛产业园 | 用好用活“土专家” 助推产业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01-11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近年来,上思县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补助项目为支撑,积极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把当地种养技术能人和“土专家”培养为特聘农技员,打通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助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平福乡伟华村地处上思县西南部,以甘蔗、水稻等农作物种植为主,牧草植被较多,秸秆资源丰富,为牛产业发展提供丰富资源。受养殖技术、品种改良等因素的制约,该村村民养殖肉牛一直以来以传统放牧散养为主,生产周期长、效益低。    王展是平福乡伟华村动物防疫员和畜禽品种改良配种“土专家”,他积极参加县内举办相关业务培训,努力提升自身业务水平。2022年王展自己掏“腰包”到自治区水牛研究所跟班学习牛人工授精技术,并取得结业证书。今年,他经过严格选拔成为2023年上思县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特聘农技员。    为了打破伟华村牛产业发展瓶颈,今年以来,王展充分发挥特聘农技员职能作用,积极宣传牛品种改良杂交优势,推广“肉牛育肥圈养、青贮饲料养牛、生态栏舍发酵床养牛”等现代肉牛养殖技术,并组织村民外出参观现代肉牛养殖场先进养牛技术。王展还当起伟华村集体经济肉牛养殖产业项目养殖场的“技术顾问”,在该肉牛养殖场推广“微生物+甘蔗叶尾梢、玉米秸秆发展生态肉牛养殖”技术,打造生态发酵床,添加微生物将养殖产生的牛粪进行发酵,发酵后的牛粪“变废为宝”,成为有机肥,再用于牛场种植牧草做肥料,实现种养相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同时他推广牛冻配品种改良,为该村肉牛养殖场进行人工授精配种母牛16头,生产杂交牛犊8头。目前该村肉牛养殖场已发展肉牛存栏38头,其中育肥牛有6头,到今年年底即可出栏,预计为该村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8万元。平福乡伟华村在开展牛人授精工作中成效显著,被评为上思县2023年牛杂交改良示范村。    “我们的饲养员是养牛新手,王展专家经常来‘传经送宝’,在肉牛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等方面给我们很多指导,我们有信心把牛养好,提高养殖效益,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平福乡伟华村村集体经济肉牛养殖场负责人赵志鹏说。    在伟华村村集体经济肉牛养殖产业项目成功经验示范下,伟华村及其周边村的很多村民加入发展肉牛养殖产业。目前平福乡5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有6户,肉牛存栏823头,其中能繁母牛482 头;开展人工授精能繁母牛337头,人工授精改良覆盖率达70%,产杂交牛犊 286头,实现产值286万元,养殖户通过牛杂交改良实现增收143万元。    王展以精湛的技术和热情态度赢得当地养殖户信赖和好评,他经常忙碌地奔走在肉牛养殖一线,为当地养殖户肉牛免疫、诊断治疗、牛人工授精配种等提供技术服务。像王展这样活跃在田间地头的特聘农技员还有3名。他们是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中成长起来的新队伍。特聘农技员以自身的技术特长,为当地农业高质量发展送技献策,为乡村产业振兴赋能添智。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gxlb/fcg/t17761232.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