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经典报道 > 内江市中区抓好晚秋生产 守住“粮袋子”

内江市中区抓好晚秋生产 守住“粮袋子”

发布时间:2023-08-28 作者:佚名 来源:四川省农业农村厅

  为有效应对前期干旱导致部分减产和出现的暴雨洪涝灾害,市中区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充分利用秋季温光资源,按照“扩面、增产、提质”的总体思路,主抓再生稻,突出秋洋芋,多种秋红苕,发展秋大豆,扩大秋玉米,全力抓好晚秋粮食生产。

  (1)保面积。印发《2023年晚秋生产工作方案》,将全区晚秋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镇、细化到村、落实到田到户,建立晚秋粮食种植计划台账,力争实现晚秋粮食作物面积6.9万亩,其中再生稻有收面积2万亩、秋洋芋1.3万亩、秋红苕2万亩、秋大豆0.6万亩、秋玉米1万亩,总产量在1.66万吨以上。

  (2)强示范。8个镇(涉农街道)根据温光资源条件、土壤气候特点及前作茬口等,充分利用水稻、玉米等收获后的空闲田土、经果园的空隙地、田坎及房前屋后,合理布局,选择适宜的作物种类及品种,扩大晚秋粮食种植面积,并选择1-2种晚秋作物建立面积不低于50亩的示范片,通过推动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辐射带动大面积生产水平提升。目前,全区已建立再生稻、秋玉米、秋大豆等示范片16个,面积2000余亩。

  (3)抓服务。印发晚秋作物栽培技术要点,成立8支由农技、植保等农业技术专家组成的技术服务队,分片包干指导镇、村社合理规划落实晚秋生产,包片蹲点到田间地头指导做好再生稻促肥和发苗肥施用、秋洋芋脱毒早熟良种、秋大豆开沟排湿、秋玉米合理密植、以草地贪夜蛾为重点的病虫害防治等晚秋生产技术培训和服务100人次,并开展集中技术培训10余场。

  (4)重保障。充分利用上级惠农补贴及区级财政支持撂荒地整治和粮油产业发展等惠农政策,增加物资资金投入,对晚秋生产所需化肥、种子(种苗)等及时调运、调剂供应,满足晚秋生产需求。目前,全区发放再生稻促苗肥47吨。加强信息服务,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微信群、发放明白纸等方式引导农民根据农时和市场需求,选择生育期较短,早熟且适销对路秋粮品种。

  相关链接>>

  


原文链接:http://nynct.sc.gov.cn/nynct/c100632/2023/8/28/24762511854e498c88890f5dcbe9d021.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