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组织召开全市水稻孕穗拔节期病虫情会商会,会议分析认为,当前主要有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等病虫,五(3)代稻纵卷叶螟偏重至大发生,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白背飞虱中等发生,后期褐飞虱、稻瘟病、稻曲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病虫潜在威胁大,当前要突出抓好以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为重点的病虫防治,兼治其他病虫。
一、病虫草发生实况及趋势
1、五(3)代稻纵卷叶螟:8月5日起蛾峰明显,田间虫卵量高,将呈偏重至大发生态势,沿江重于里下河。邗江,田间赶蛾8月6日蛾量开始上升,8月9日亩蛾量达5300头,远高于去年亩最高蛾量300头;大田百穴虫卵量66.6-566.1头(粒),平均247.8头(粒)。江都,灯下8月5日蛾量上升,8月7日突增,当日蛾量115头,8月9日蛾量404头,累计灯下蛾量936头;田间赶蛾8月5-6日蛾量开始激增,至8月9日亩蛾量293-1690头,累计亩蛾量1276.7-7352.6头;8月10日系统田百穴卵量160-440粒,平均320粒,是去年同期的24.1倍,大田百穴卵量0-320粒,平均128.9粒,是去年同期的5.9倍。仪征,8月上旬调查,大田平均卷叶率0.1%,少数前期防治质量差或未防治的田块卷叶达13%。广陵,大田赶蛾8月5日开始蛾量迅速上升,部分前期未防治田块平均卷叶率18.1%,高的达30%。高邮,8月5日起各测报点灯下蛾量陡增,8月7日八桥点灯下累计诱蛾400头。宝应,8月8日普查,田间零星查见束叶,卵未查见。
2、五(2)代白背飞虱:全市系统田百穴虫量766头,大田百穴虫量253头,将中等偏重发生,沿江地区重于里下河。仪征,8月上旬调查,系统田平均百穴虫量580头,大田百穴虫量30-400头,平均285.4头,个别前期未治田块百穴虫量高达上万头。邗江,近期调查,系统田平均百穴虫量990头,大田百穴虫量145.1-958.7头,平均453.4头。江都,8月10日调查,系统田百穴虫量2441头,大田百穴虫量0-2290头,平均669头。宝应,近期调查系统田百穴虫量556头,大田百穴虫量0-952头,平均83头,百穴卵量0-664粒,平均92粒。高邮,近期调查,系统田百穴虫量30头,大田平均百穴虫量30.2头。
3、纹枯病:发生程度与去年相当,移栽早的发病较重,预计中等偏重发生。近期调查,全市系统田平均病穴率18.2%、病株率4.5%,去年同期分别为38.3%和19.5%,大田平均病穴率9.7%,病株率3.3%,去年同期分别为10.5%和3%。
4、褐飞虱:邗江调查,系统田调查百穴虫量7头,大田百穴虫量8.4-55.5头,平均26.3头;其他地区零星查见。夏季不热秋季不凉的气候条件有利于褐飞虱的滞留繁殖为害。
5、细菌性条斑病:在仪征老病区已见病,有扩散蔓延的风险。
6、稻瘟病、稻曲病:叶瘟零星,目前丘陵山区部分杂交籼稻已处于破口抽穗扬花期,若遇雨水天气极易发生穗颈瘟、稻曲病。
7、稻田草害:今年全市稻田草害控制成效明显,目前田间草害明显轻于去年,但仍有少部分田块防治效果差,田间草量仍较高。
二、防治意见
一是加强监测预警。针对当前病虫重发态势,各地要加强病虫监测调查力度,增加调查频次,扩大调查面积,切实掌握病虫发生动态,为科学决策防治提供依据,在准确测报的基础上及时发布病虫防治信息,并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广泛公布。
二是科学决策防治。稻纵卷叶螟重发地区当前决策防治要以稻纵卷叶螟的生育进程为依据,对稻纵卷叶螟要坚持“治早治小、达标防治”的策略,抓住卵孵高峰期这个关键时期,提高防治效果,控制对功能叶的危害。同时兼顾做好稻飞虱、纹枯病、二化螟的防治,以及丘陵山区处于抽穗扬花期的稻瘟病、稻曲病的防治。少部分田间草量高的田块,要及时开展补治或人工拔除。要选准对路药剂,用足药量、兑足水量,推广应用高效植保机械,提高防治质量。
三是加强宣传培训。通过电视、报纸、网络、明白纸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发动,将当前病虫发生的严峻形势传递到千家万户,结合科学用药进万家活动、病虫绿色防控基地建设、稻田草害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等,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将病虫草害防治的技术要求传递到每个农户手中,切实提高科学用药水平。要提醒广大农民注意避开高温时段用药,避免产生中毒中暑事故。农药包装废弃物要及时带离田间地头,不得乱抛乱弃。(扬州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供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