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掌握苗情动态,科学研判水稻长势长相,准确及时落实好田管关键措施,8月10日我市组织各县(市、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推广中心)水稻栽培负责人、技术干部,水稻苗情监测员共60余人,召开水稻苗情监测技术培训会。会议邀请扬州大学戴其根教授、胡雅杰副教授理论实践相结合进行培训。
在仪征陈集镇一块水稻田进行现场讲解,经验丰富的老专家,专业扎实的后起之秀,长期奋斗一线的老把式就苗情监测与因苗管理技术认真讲解,实际操作展示看苗诊断技术,通过“一看二查三比”,一看生育进程是否拔节孕穗,二查茎蘖数是否群体适宜、三比叶色是否缺肥,然后根据品种特性、预期产量和前期施肥等综合情况合理给出施肥时间和施肥量,以及搁田、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现场人员顶着烈日高温认真学、仔细听,提升自己为农服务本领。
接着来到课堂用理论验证实践,戴其根教授凭着自身30多年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从水稻的生育进程、器官建成以及高产水稻的苗情指标全面讲述了水稻叶龄模式和苗情诊断技术,为苗情准确监测打下深厚的理论基础,培养一批“下得了田头,看得出问题、开得出处方”的农技人员,以提升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2023年为全面把握我市稻麦苗情动态,提高技术指导的准确性,我市先后整合省市项目资源,一是开发了扬州市苗情动态监测填报系统,每个县(市、区)设置独立账号进行填报,今年全市填报177个水稻苗情点,每周填报一次;二是在全市布置15个苗情视频实时监测点,可以随时随地观察苗情;三是固定人员、固定位置设立了39个苗情监测员,及时准确上报苗情,为技术决策提供了很好的数据支撑。(市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供稿)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