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在南营街道万杨村蔬菜种植基地,一台拖拉机正拉着红薯收获机在红薯地里来回穿梭,随着红薯收获机掀土、抖动,饱满的红薯破土而出。眼下,正是早红薯收获季节,各大红薯种植基地一派丰收景象。
“我们基地是宜城建设雅口电站实施的抬田造地工程,现在种植红薯的效益逐渐显现出来。”宜城市万杨村蔬菜种植基地负责人代先齐介绍,该基地种植了100亩“吉薯26”,初步测算亩产4000多斤,毛收入3000多元。
龚明全是万杨村蔬菜种植基地员工,每年红薯丰收季节是他最忙的时候。“在这里打工,一天能挣两三百元,平均每个月能拿四五千元。”龚明全说。
在流水镇莺河村一组,紫薯电商经纪人钟敏正在把收购的紫薯发往广州,她从事紫薯收购已经8年。从7月16日红薯上市以来,她已经销售红薯50万斤。
近年来,借助独特自然气候和土地资源,红薯产业在宜城异军突起,发展势头强劲。宜城因势利导,在板桥店、流水、南营、王集等镇(办)建立红薯交易中心,引导有红薯种植资源的村组成立红薯合作社,鼓励农产品经纪人开展红薯电子商务交易。
同时,该市农业农村部门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引进红薯新品种和新种植技术,派出技术指导团队对薯农开展帮扶。目前,宜城红薯产业已经形成“科研团队+合作社+家庭农场+电商”“科研团队+合作社+基地+农户+电商”等新型合作模式。
该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科长吴运明说,红薯是一种重要的杂粮作物,既可鲜食又可加工。目前宜城市种植红薯面积已达10万亩,总产量可达40万吨。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