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步步生美景 处处似公园 龙霓山村发展乡村游留客富民

步步生美景 处处似公园 龙霓山村发展乡村游留客富民

发布时间:2023-08-13 作者:佚名 来源: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一条条沥青路直通家门口,整洁雅致的村湾屋舍坐落在池塘边,路边花坛里的雏菊开得正盛……沿着蔡甸区索河街道嵩阳大道往西走,就能看到美丽的龙霓山村。

  “现在家乡大变样,条件越来越好,一点也不比城里差。”村民肖德选十几年前回乡创业,亲眼见证了家乡近年来发生的变化。如今,他长住村里,吃着自家种的绿色蔬菜,闲暇时在门口堰塘里钓钓鱼,好不自在。

  房屋立面换新装,村民自拆院墙拓宽道路

  “你看我们村里的路,都铺上了沥青,乡亲们出行方便多了。”走在村湾里,龙霓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国做着“导游”。经过3次美丽乡村建设,龙霓山村房屋立面得到统一修缮,复古的门楣、淡粉色的墙面,池塘清澈见底,步步都是美景。

  “想让乡亲们住得舒服、过得幸福,村湾环境改善是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李志国说,2019年起,龙霓山村村委会便发动所有村民一起维护美丽家园,为每家每户配置了垃圾桶,实行“卫生责任制”,以房屋为中心,10米内的环境卫生全包揽,确保门前屋后干净整洁,“你看,这一路走来几乎看不到垃圾,现在乡亲们都明白了‘共建共享’”。

  沿着大路走进村子,一棵百年古树生长在道路正中间,被围栏保护着,古树两侧各有一条沥青路,即使是夏日正午,在树下也很阴凉,每到傍晚,在树下乘凉唠嗑的村民更多。

  “以前这里只有一条窄路,勉强可以通过一辆小轿车。”李志国介绍,2019年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保护古树、拓宽道路”的提议得到村民全票通过。古树旁就是村民肖红华家的厨房,为了顺利推进村湾环境改造,肖红华大手一挥,豪气地说:“拆,道路宽了大家伙都方便。”主动自拆院墙,向后移了5米,有了如今宽敞平坦的道路。

  家门口实现就业,日子越过越红火

  龙霓山村靠近嵩阳国家森林公园、香草花田、金龙水寨等乡村休闲景区,村湾变美了,前来村里打卡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吃起了“旅游饭”。

  上周末,市民邹先生一家在金龙水寨游玩后,就近选择了龙霓山民宿。“乡村的夜晚很安静,空气也很清新。”邹先生说,偶尔来乡下住一住,感觉很不错。

  龙霓山民宿是龙霓山村的第一家大型民宿,2021年建成,共有10个房间,能同时容纳20多人入住,百余人就餐。“以前我们一直在外务工,村里的房子大多空着。近几年回村,看到村子变美了,游客也很多,便有了办民宿的想法。”龙霓山民宿老板娘杨艳芬告诉记者,目前民宿已经接待了近5万人次,年收入超30万元,周末基本是满房状态。

  “近年来,村里不仅引进种植大户、加工厂,不少村民也回乡创业,村里多了很多就业的机会,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李志国介绍。

  65岁的脱贫户戴先荣在村里的宏伟劳保厂做些剪线头、翻手套的轻松活,工作时间自由,计件付工资,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拿2000多元钱。“年纪大了,跑不动了,在家门口打打工,收入不错。”戴先荣将翻好的手套捆成一沓,脸上笑容不断。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重点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产业,将休闲采摘、旅游观光、餐饮民宿、房车露营等项目打造成龙霓山村的‘金名片’,让乡亲们钱袋子鼓起来。”李志国说。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whsn/202308/t20230811_22458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