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从市农科院获悉,我市研发的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小麦新品种“襄麦46”,其最大优势是穗发芽达到高抗等级。目前,该院正加快与种业公司合作进行繁种、示范,预计明年会有充足种量进入市场。 近期的连阴雨天气,使地里少部分没来得及收割的小麦出现穗发芽现象,导致产量和效益受损。而去年通过国审的小麦新品种“襄麦46”表现优异。“襄麦46”不仅高产,而且籽粒半角质、饱满,专业机构检测其相对发芽指数仅为0.01,穗发芽达到高抗等级。 据市农科院小麦品种团队负责人、推广研究员张道荣介绍,麦收期遇连阴雨对夏粮丰产增收影响极大,应用抗穗发芽品种是一条简单、便捷的有效途径。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小麦能否丰收,种子的贡献率超过45%。近年来,市农科院小麦团队立足于小麦稳产、丰产需求,坚持不懈选育抗逆、抗病新品种。“襄麦46”是去年我市首个通过国审小麦新品种,目前,我市已有三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审,“襄麦21”和“襄麦1909”分别具有高产、广适、矮秆抗倒伏等特点,而“襄麦46”则具备高产、高抗穗发芽的特点。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