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是夏日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食,进入5月,武汉市新洲区辛冲街归园农业虾稻基地的小龙虾大量上市,日产最高上万斤,供不应求,成为当地群众富民增收的特色产业之一。
5月31日,在归园农业虾稻基地里,工人们身着连体皮衣,熟练地在水田里来回穿行,正忙着收网捕捞小龙虾供应市场,一只只色泽鲜艳、品相上乘的小龙虾被陆续装进货筐,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
“小龙虾捕捞是从4月底开始,一直捕捞到7月的种谷。我们工人们每天都是在下午天气凉快的时候就开始取虾,一直要持续到半夜以后。”该基地负责人王先钱介绍,捕起来的小龙虾就直接送到武汉、潜江、安徽等地市场直接进行销售,高峰期的时候一天捕捞量达到上万斤。
据了解,归园农业虾稻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从3月份投放虾苗,到7月份便开始种植水稻,生态种养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近年来,武汉归园农业陆续在辛冲街顾畈村、洪岗村、蔡院村以及邾城街章兴村流转2000多亩土地,探索一季水稻、两季龙虾、虾稻联产的种养模式,“小水塘”逐渐产生了“大效益”。目前,虾稻基地已实现年产小龙虾30万斤,水稻500吨,产值超500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10万元以上,为当地村民提供30多个就业岗位。
“我常年在归园公司打工,平均年收入大概在三万元到四万元,既赚到了钱,又照顾了家里的老人和小孩。”辛冲街顾畈村村民王功能高兴地说。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