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时政焦点 > 荣昌:打造巴蜀美丽庭院 让村民生活“归园陶居”

荣昌:打造巴蜀美丽庭院 让村民生活“归园陶居”

发布时间:2023-05-09 作者:佚名 来源: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

  

  

  

  4月11日清晨,迎着春日暖阳走进荣昌区安富街道普陀村,宁静质朴的乡村气息令人心旷神怡,眼前是让人耳目一新的变化:民房屋顶统一顶着栗壳色的“帽子”、“陶”文化充分融入景观矮墙上、蜿蜒的人行便道干净整洁……

  这里,只是安富街道扮靓乡村颜值的一个小小改变,也是荣昌区建设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为推动川渝两地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重庆、四川联合开展“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计划“十四五”时期,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成100个省市级“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

  去年11月,荣昌区正式启动“归园陶居——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建设。该项目位于安富街道普陀村,涉及该村康家院子、兰家坝、斜坝子三处院落的105栋民房,计划总投资1200余万元,进行农房品质提升、院落颜值提升、村落价值提升。

  为发动群众主人翁精神,该项目充分按照“共建共治共享”理念设计整治内容,激发群众投智、投劳、投物、投资参与项目建设热情,并根据村民自愿选择“安居”“宜居”“乐居”等不同类型的房屋改造方案,分别给予不同额度的资金支持。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立面整治、景观矮墙打造、院坝栽种绿植、安装照明设施及修建人行便道等。

  沿着人行便道一路来到普陀村斜坝子院落,只见部分民房外墙已统一刷成了米白色,房顶也统一变成了斜坡式屋顶,几十名工人或忙着在房顶铺设瓦片,或在屋檐下的墙体上嵌入陶片,一片繁忙景象。

  “在设计和建设过程中,我们充分融入陶文化,在房屋墙体、景观矮墙嵌入陶片、陶罐,在罐体内栽种植物,后期还会在道路和墙体上绘制制陶工艺,充分展现安富巴蜀美丽庭院的独特魅力。”该街道建设环保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涂柯介绍,目前已完成80余栋民房的屋顶、外墙整治和景观矮墙打造,占总工程量的70%,预计本月底完工。

  尽管项目还未全面完工,但当地村民已经看到了变化,摸着了幸福。

  “我这房子20多年了,下大雨时房顶还会漏水。现在经过改造,房顶和墙面都刷上了防渗漆,安装了瓦片,再也不用担心房子里面‘下小雨’了。”说起近段时间村里的变化,普陀村村民王孝远喜上眉梢。他坦言,大家的房子都变得漂漂亮亮,村里村外的路也修得平平坦坦,不光看起来赏心悦目,住起来也舒服多了。

  同王孝远一样,村民李显畅也切身感受到身边的变化。

  “房子改造后,亲朋好友来家里做客,都羡慕得很。”提起如今的生活,李显畅老两口的眼里满是幸福。

  安富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持续有力推进“归园陶居——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建设,重点抓好农房、庭院改造、公共空间整治美化及路灯安装等工作。届时,将通过乡村风貌整治提升,打造陶文化特色突出、乡野气息浓厚的品质乡居,实现民房品质、院落颜值、村落价值三提升,初步呈现美丽、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乡村新画卷,真正让村民的生活“归园陶居”。


原文链接:http://nyncw.cq.gov.cn/zwxx_161/qxlb/202304/t20230418_118888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