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市农业农村局 河池市林业局 河池市糖业发展中心关于印发《河池市2023年“稳粮食
兴乡村攻坚战”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
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河池市2023年“稳粮食兴乡村攻坚战”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河池市农业农村局 河池市林业局
河池市糖业发展中心
2023年4月18日
河池市2023年“稳粮食兴乡村攻坚战”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落细市委、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奋力打好稳粮食兴乡村攻坚战,确保2023年全市农业经济平稳增长,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自治区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大力挖掘农业增长潜力,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确保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推进“六新河池”建设。
二、总体目标
力争2023年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农林牧渔总产值同比增长7.6%,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同比增长7.3%,林业产值同比增长7.9%,畜牧业产值同比增长7.9%,渔业产值同比增长5%。
三、主要产业奋斗目标
(一)农业(种植业)
1.粮食产量稳中有进。力争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79.2万亩,产量98万吨,同比增长0.28%。〔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
2.蔬菜(含食用菌)产量增长8.9%。力争全年蔬菜(含食用菌)产量233.84万吨,同比增长8.9%。〔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
3.园林水果产量增长11.4%。力争全年园林水果产量101万吨,同比增长11.4%。〔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
4.中药材产量增长12%。力争全年中药材产量5.99万吨,同比增长12%。〔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
5.茶叶产量增长15%。力争全年茶叶产量589.41吨,同比增长15%。〔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
6.糖料蔗产量增长8%。力争全年糖料蔗产量383万吨,同比增长8%。〔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糖业发展中心〕
(二)畜牧业
1.猪牛羊禽肉类产量增长7.6%。力争全年猪牛羊禽肉类产量25万吨,同比增长7.6%。〔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
2.蚕茧产量增长12%。力争全年鲜茧产量20.947万吨,同比增长12%。〔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
(三)渔业产值增长5%。力争全年水产品产量7.37万吨,同比增长5%。〔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
(四)林业
1.林木的培育和种植产值5.12亿元,同比增长1.2%。力争完成全年造林面积39万亩,同比增长1.4%;育苗育种1.39万亩,同比增长0.3%;义务植树(含零星植树)611万株,同比增长8.7%;森林抚育403万亩,同比增长0.2%;培育各类苗木15000万株。〔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林业局〕
2.全社会竹木采伐产值27.18亿元,同比增长9.3%。力争完成全年木材采伐量376万立方米,同比增长9.4%;预计竹材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8.6%。〔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林业局〕
3.林产品产值15.48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油茶籽产量12.2万吨,同比增长9.9%;天然松脂1.91万吨,同比增长8.5%;竹笋干0.27万吨,同比增长10.2%;油桐籽1.95万吨;其他林产品产值2.40亿元,同比增长3.6%。〔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林业局〕
4.花卉园艺产值2.05亿元。〔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林业局〕
5.核桃产量为1.1万吨,同比增长45.3%;板栗产量为3.94万吨,同比增长1.2%;八角产量为1.18万吨,保持同期水平。〔责任单位: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林业局〕
四、主要措施
(一)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坚决按照党政同责要求,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落实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全力推进春耕生产,组织开展粮食功能区划定“回头看”工作,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有序推进耕地“非粮化”和撂荒治理工作,加快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项目建设,扩大再生稻面积,提高单产,深入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工作,实施优质种业提升工程,全年完成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16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0.7万亩、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万亩;耕地撂荒治理13258.14亩,积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扩种大豆生产面积4万亩;继续开展创建水稻高产攻关示范片4万亩以上、玉米高产攻关示范片9万亩以上,力争全年粮食面积379.2万亩以上,产量达98万吨以上。
(二)持续巩固菜篮子生产能力提升。全面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优化蔬菜生产区域布局和品种结构,推进城市郊区“保障性菜园”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供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生产基地建设,加大推进春夏反季节蔬菜基地、秋冬菜生产基地、蔬菜特色产业核心示范区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发展设施蔬菜,扩大蔬菜种植规模,提高蔬菜产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间套种蔬菜以及鼓励养殖业企业种养结合建立蔬菜基地,循环利用有机肥适度发展蔬菜生产。根据市场需求适度扩大茄果类、瓜类、根菜类、水生蔬菜类、姜蒜葱等适销蔬菜生产规模,同时兼顾发展芋头、芥菜、豆角等可加工蔬菜。加强春末夏初—夏末秋初蔬菜生产,增加短时令蔬菜种植批次,增加种植瓜类及鲜食甜(糯)玉米,增加微田(菜)园面积。大力推广“早稻+晚稻+冬菜”“春菜+中稻+秋冬菜”等一年三熟的轮作种植模式,抓好秋冬蔬菜、油菜生产管理。力争全年蔬菜(含食用菌)产量233.84万吨,同比增长8.9%。
(三)充分挖掘水果生产潜力。加强果园管理,提高花芽分化质量及座果率,注重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加大技术培训和技术跟踪指导服务,普及推广水果标准化生产技术;抓好水果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建设,每个县(区)创建县、乡两级“三特”水果高产高效示范基地2个以上,创建县、乡两级低产果园改低创高示范基地2个以上,年内力争完成果园低改面积10万亩;抓紧抓好广西桂西芒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续建项目建设,确保完成三年建设周期内全部建设项目任务;进一步完善果园配套设施建设,提升果树抗逆能力和果园综合生产能力。抓好水果流通销售工作,加快完善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储运保鲜和精深加工等配套建设,大力发展观光果业,实现产业多元化增值增收。力争完成全年水果产量101万吨以上。
(四)全面提升生猪等畜禽产品稳产保供能力。持续抓好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加强生猪产能调控,继续壮大牧原、新希望、双胞胎、汉世伟等重点龙头企业种猪繁育基地建设,推行生猪“铁桶计划”“公司+规模养殖场”合作代养模式,推进东巴凤区域一体化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抓好环江香猪、巴马香猪等地方特色猪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继续巩固发展都安大都华、都安桂合泉、南丹茂晨、巴马八百里等种牛繁育场,壮大发展都安澳寒羊、天峨澳寒羊、大化湖羊、巴马努比亚山羊种羊繁育基地。聚焦提高母畜产能,实施“见仔补母”补助政策,推动母畜增量扩繁。大力实施“粮改饲”项目,科学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加快推进“三联五统一”澳寒羊全产业链项目和“龙头企业+产业孵化园区+养殖户”肉牛全产业项目建设,联合国投、金融部门等破解当前企业融资难、销售难、管理粗放等难题,完善产业链条,推广肉牛肉羊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模式,加快推进肉牛肉羊高质量发展。继续巩固金城江鹏成、南丹上农、东兰立腾、巴马小谷鸡、大化汇君等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家禽养殖,带动地方特色家禽产业发展。力争全年生猪出栏210万头,肉牛出栏 25万头、肉羊出栏100万只、家禽出栏3100万只。
(五)持续推动蚕桑产业提质增效。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蚕种和收茧市场,保障蚕种质量安全,同时做好小蚕共育跟踪管理,全面提升养蚕成功率和提高蚕茧质量。加大低产桑园改造力度,共同推进高产桑园建设。抓好全市15个饲料化养蚕试点、11个工厂化养蚕基地建设,做好“桂蚕8号”“桂桑5号”等新品种推广布局和技术指导等工作。抓好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一县一业”服务,配合做好国家科技特派团帮扶工作,推动产业产、学、研发展。着力抓好桑枝、蚕沙、下茧、蚕蛹等大宗副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深入研究桑枝食用菌、桑枝饲料化、桑枝药用和蛋白粉保健等方面的功能,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全力推进广西蚕桑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广西国色天蚕产业园、亚热带蚕桑茧丝绸重点实验室和数字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2023年力争全市完成低产桑园改造面积20万亩,全市蚕茧产量达20.947万吨。
(六)推动生态设施渔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水面渔业绿色生态发展,引进企业深度开发天峨龙滩天湖、巴马赐福湖等库区大水面渔业生态养殖,推行渔业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发展生态休闲渔业。全力推进全市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跟踪服务好申报2023年广西渔业高质量发展生产类储备项目的12家企业,力争11个县(区)都有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示范基地。推广水产品加工技术,以鑫坚集团绿色渔业工程研究中心落户巴马县为契机,重点发展多样化水产品加工技术,提高河池水产品的竞争力。
(七)强化林业产业发展。狠抓特色林业产业。重点发展油茶、核桃、林下经济产业,加快低产林改造和中幼林抚育,推广“油茶+N”造林模式,为今冬明春油茶新造林提供用地保障;不断完善“万千百”核桃示范基地建设,抓好核桃冬季管护及核桃产业绩效考评;持续做好市林业产业园区建设,培育现代林业重点龙头企业;积极推动自治区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林业生态旅游地建设补助项目落地实施,努力争取2024年项目补助资金,支持各森林旅游系列品牌单位发展。加大木材生产力度。力争在现有采伐限额内完成采伐许可证发放累计达到去年同期水平,督促有追加指标需求县(区)做好采伐设计和公示工作,尽快落实采伐;加快完善竹材、非林地采伐佐证资料收集,在前三季度的基础上保持增长势头,确保完成全年376万立方米木材生产目标。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巩固发展花卉基地,扩大花卉生产规模,推动花卉特色产业提档升级,促进花卉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发展。加强部门横向、纵向数据衔接。加强与自治区林业局、市统计局、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和乡镇各部门基层数据衔接,扎实做好佐证材料和统计业务培训;指导各县(区)科学统计林产品产量,重点抓好油茶测产和产量上报,做到应统尽统,确保任务完成。
(八)稳步推进糖业高质量发展。抓好糖料蔗生产管理工作。认真落实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管理办法,积极争取上级产业扶持政策,指导县(区)和制糖企业制定配套产业扶持方案,加大糖料蔗脱毒健康种苗种植技术推广力度,推进糖料蔗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加快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双高”基地效能和糖料蔗绿色高质高效创建示范效应,稳定糖料蔗面积。加强培训指导服务工作。各县(区)加强对糖料蔗生产技术和业务培训力度,加强糖料蔗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深耕深松、土壤改良、病虫害绿色防控、间套种等先进实用技术,进一步提高单产和含糖率。
(九)推动农村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定期深入各产业园调研,全面掌握现代产业园建设进展,进一步加大都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宜州、巴马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力度;狠抓跟踪服务,深入调查研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着力提高现代农业产业园效益。持续推动河池市创建田园综合体五年行动,加强对市级第一、第二田园综合体的指导调度,组织推荐达到创建标准的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开展申报工作,力争创建1个自治区级田园综合体。
(十)全力做好农业招商及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结合农业“十大百万”产业,继续谋划更多现代农业产业链招商引资项目,每个县(区)精选1个以上重点招商储备项目,精选储备项目要做到“签约供地即开工”,同时提升签约项目落地服务水平,推动更多签约项目落地开工。继续培育更多“圳品”、供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生产基地,依托粤桂协作机制,加大获认定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示范基地及“圳品”产销对接力度,推动全市农产品进一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力争年内培育“广西好嘢”农业品牌目录3个以上,完成1个农产品公用品牌参加“壮美广西、生态农业”农产品品牌央视宣传工程,推动“圳品”培育认证11个,组织参加线上线下或举办农产品交易会或推介展销活动2次以上,巩固提升获认定的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示范基地成效。
五、职责分工
市农业农村局:牵头推进种植业(除糖料蔗之外)、畜牧业和渔业高质量发展,及时研究出台政策措施,科学制定并细化分解下达粮食、蔬菜、园林水果、猪牛羊禽、渔业等产业计划目标,大力推动工作落实,力争2023年各产业实现奋斗目标。
市林业局:牵头推进林业及油茶产业提速发展,及时细化分解下达木材采伐量、造林面积等计划目标,狠抓工作落实,力争2023年实现林业产值增长的奋斗目标。推动森林资源培育,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和重点林业工程实施,提高造林质量,优化森林结构,增加资源总量,提升木材产品供给能力。
市糖业发展中心:牵头稳定糖料蔗种植面积,推进糖料蔗生产降本增效,细化分解下达糖料蔗生产计划目标,积极争取上级产业扶持政策,指导县区和制糖企业开展糖业生产工作,力争2023年实现糖料蔗产量增长奋斗目标。
市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组织开展政策性粮食收购和引导市场化收购工作,满足农民售粮需要,促进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及时下达农业农村领域中央预算内及自治区补助资金建设项目投资计划,指导各县(区)谋划储备好农业农村领域政府专项债券项目。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延伸产业链条。
市财政局:落实中央及自治区强农惠农政策,按要求批复市本级2023年部门预算,督促协调市直有关单位合理安排部门预算及分配涉农领域的中央、自治区相关资金,统筹支持第一产业生产发展相关工作的开展。配合开展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创业担保贷款等业务,促进“三农”金融服务提质增效,满足农村居民金融需求。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和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
市自然资源局:负责制定耕地保护政策,加强耕地保护监督工作,根据国家统一要求完成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制制度、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牵头推动遏制耕地“非农化”和耕地保护“田长制”各项措施,依法做好第一产业发展用地保障。
市水利局:组织开展大中型灌区灌排工程建设与改造等工作,做好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洪水干旱防治和江河水情旱情监测预报预警,为第一产业发展提供保障。
市商务局:推进农村市场、冷链物流、农产品流通体系等建设;发展农村电商,培育农村电商人才,促进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农产品产销衔接。
市统计局:贯彻执行国家农业农村统计调查制度,做好蔬菜、水果、茶叶等各项统计工作,及时提供有关统计调查数据。
市乡村振兴局:配合组织实施有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产业项目,推动脱贫产业发展,为第一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市卫生健康委:牵头推进中药材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推动广西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市生态移民发展局:负责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和就业创业工作,指导搬迁户因地制宜发展市场前景广阔、附加值高、见效快的特色种植、规模养殖等特色农林产业。
市供销社:组织做好社会化服务和农村物流工作,协调本系统做好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供给,配合市商务局推动农产品销售。
人民银行河池市中心支行:牵头出台《河池市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等有关政策文件,保持过渡期内现有金融帮扶政策和支持力度总体稳定。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扩大对乡村振兴的信贷投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和服务,支持第一产业重点领域发展。
河池调查队:贯彻执行国家农业农村统计调查制度,研究改进和完善粮食、畜牧业等抽样调查统计方式方法,及时提供有关统计调查数据。
河池银保监分局:加大政策性金融对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牵头推动对第一产业发展给予金融支持,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扩大生猪活体抵押贷款试点范围和规模。
河池供电局:负责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供电质量及电力普遍服务水平,提高农业农村供电保障能力,助推农村消费和产业升级,满足现代化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村电商用电需求。
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分解本县(区)一产增长计划目标,组织本辖区内各有关部门落实第一产业各项稳增长政策和目标任务。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农业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聚焦全年一产增长目标,紧盯一产中占比较大的粮食、蔬菜、生猪、蚕茧、水果、木材采伐等指标,持续做好农业经济运行分析监测。坚持行政首长负责制,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成立工作专班,主要领导要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层层压实责任。
(二)加强统计会商。市农业农村局、林业局、糖业发展中心要与市统计局、河池调查队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认真贯彻落实农业统计会商制度,不定期召开会商会,加强我市农业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有效解决农业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力抓好农业统计基础工作,力争每个季度都开展农业统计培训,指导各县(区)、各乡(镇)及时开展基层统计员培训,全面提升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确保统计依法依规、科学有效、实事求是、应统尽统。
(三)加强指导服务。充分发挥强一产工作专班作用,定期和不定期深入各县(区)开展指导服务工作,做到指导到县(区)、抽查到点(即农业龙头企业、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田间地头、猪场和牛羊舍等)、服务到位,及时掌握各县(区)各季度相关产业任务完成情况及政策落实情况等,打造农业经济工作亮点,查找存在的不足,及时协调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确保各项指标增量提质。
附件:1.河池市2023年一产奋斗目标表
2.河池市2023年一产各产业奋斗目标分解表
3.河池市2023年度特色农产品品牌专项奋斗目标
任务分解表
4.2023年1— 月农业稳增长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统
计表
附件1
河池市2023年一产奋斗目标表
产业名称 | 2023年目标 | 责任单位 | |
数值 | 同比增长 | ||
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 | 6.8% | —— | |
农林牧渔总产值增长 | 7.6% | —— | |
(一)农业(种植业)(亿元)① | —— | 7.3% |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 |
粮食(万吨) | 98 | 0.28% | |
蔬菜(含食用菌)(万吨) (万吨) | 233.84 | 8.9% | |
水果(万吨) | 101 | 11.4% | |
茶叶产量(吨) | 589.41 | 15% | |
中草药材产量(万吨) | 5.99 | 12% | |
糖料蔗产量(万吨) | 383 | 8% |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糖业发展中心 |
(二)畜牧业(亿元) | —— | 7.9% |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农业农村局 |
猪牛羊禽肉类产量(万吨) | 25 | 7.6% | |
蚕茧(万吨) | 20.947 | 12% | |
(三)渔业(亿元) | —— | 5% | |
水产品产量(万吨) | 7.37 | 5% | |
(四)林业(亿元)② | 47.78 | 7.9% |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林业局 |
林木的培育和种植产值(亿元) | 5.12 | 1.2% | |
全社会竹木采伐产值 (亿元) | 27.18 | 9.3% | |
林产品产值(亿元) | 15.48 | 8.1% | |
花卉园艺产值(亿元) | 2.05 | —— | |
核桃产量(万吨) | 1.10 | 45.2% | |
板栗产量(万吨) | 3.94 | 1.2% | |
八角产量(万吨) | 1.18 | —— |
备注:①农业(种植业)产值不包含花卉园艺、核桃、板栗、八角产值,由市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其中甘蔗产业由市糖业发展中心具体负责。
②林业产值不包含花卉园艺、核桃、板栗、八角产值,由市林业局牵头负责。
附件2-1
河池市2023年一产各产业奋斗目标分解表
(粮食)
县(区) | 粮食面积 (万亩) | 粮食产量 (万吨) | 同比 增长 % | 早稻 面积 (万亩) | 大豆面积 (万亩) |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万亩) |
全市合计 | 379.2 | 98 | 0.28 | 44.86 | 32.25 | 4.0 |
金城江区 | 24.83 | 6.98 | 0.43 | 3.89 | 2.65 | 0.32 |
宜州区 | 62.68 | 18.37 | 0.16 | 13.91 | 3.73 | 0.64 |
罗城县 | 35.71 | 10.21 | 0.20 | 12.06 | 1.80 | 0.22 |
环江县 | 32.75 | 11.77 | 0.17 | 3.05 | 1.31 | 0.29 |
南丹县 | 30.06 | 8.77 | 0.34 | —— | 3.14 | 0.16 |
天峨县 | 21.98 | 6.07 | 0.33 | —— | 2.09 | 0.23 |
东兰县 | 22.17 | 5.53 | 0.36 | 2.45 | 1.88 | 0.33 |
巴马县 | 27.75 | 6.29 | 0.48 | 2.54 | 3.32 | 0.41 |
凤山县 | 19.16 | 4.43 | 0.68 | —— | 3.67 | 0.39 |
都安县 | 63.34 | 12.15 | 0.16 | 4.54 | 5.75 | 0.61 |
大化县 | 38.77 | 7.43 | 0.54 | 2.42 | 2.91 | 0.40 |
附件2-2
河池市2023年一产各产业奋斗目标分解表
(蔬菜)
县(区) | 蔬菜产量(含食用菌)(万吨) | 同比增长 % | 新建设施蔬菜面积(亩) |
全市合计 | 233.84 | 8.9 | 550 |
金城江区 | 37.12 | 7.44 | 50 |
宜州区 | 59.44 | 6.54 | 50 |
罗城县 | 20.37 | 10.35 | 50 |
环江县 | 20.43 | 10.31 | 50 |
南丹县 | 31.33 | 7.74 | 50 |
天峨县 | 7.66 | 13.99 | 50 |
东兰县 | 9.81 | 11.86 | 50 |
巴马县 | 18.35 | 10.61 | 50 |
凤山县 | 6.77 | 14.55 | 50 |
都安县 | 13.72 | 10.11 | 50 |
大化县 | 8.84 | 12.04 | 50 |
备注:自治区下达我市蔬菜(食用菌)产量228万吨,分解各县(区)产量任务分别为:金城江区36.6万吨、宜州区58.3万吨、罗城县19.8万吨、环江县19.9万吨、南丹县30.7万吨、天峨县7.3万吨、东兰县9.4万吨、巴马县17.8万吨、凤山县6.4万吨、都安县13.3万吨、大化县8.5万吨。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不扣分,超额完成的争取加分,若不能完成自治区下达产量任务,但该县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也不扣分。
附件2-3
河池市2023年一产各产业奋斗目标分解表
(园林水果)
县(区) | 水果面积 (万亩) | 水果产量 (万吨) | 同比增长 |
全市合计 | 96.53 | 101 | 11.40 |
金城江区 | 7.73 | 8.87 | 11.43 |
宜州区 | 13.72 | 18.34 | 11.42 |
罗城县 | 12.93 | 15.94 | 11.39 |
环江县 | 13.61 | 19.80 | 11.41 |
南丹县 | 7.75 | 8.87 | 11.41 |
天峨县 | 18.45 | 7.34 | 11.46 |
东兰县 | 5.48 | 5.03 | 11.32 |
巴马县 | 5.21 | 6.61 | 11.37 |
凤山县 | 2.95 | 1.73 | 11.23 |
都安县 | 4.93 | 5.26 | 11.37 |
大化县 | 3.77 | 3.21 | 11.51 |
备注:自治区下达我市水果产量100万吨,分解各县(区)产量任务分别为:金城江区8.78万吨、宜州区18.16万吨、罗城县15.78万吨、环江县19.60万吨、南丹县8.78万吨、天峨县7.27万吨、东兰县4.98万吨、巴马县6.55万吨、凤山县1.72万吨、都安县5.21万吨、大化县3.18万吨。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的不扣分,超额完成的争取加分,若不能完成自治区下达产量任务,但该县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也不扣分。
附件2-4
河池市2023年一产各产业奋斗目标分解表
(茶叶、中药材、其他农作物)
县(区) | 茶叶产量 (吨) | 同比增长 | 中药材产量(吨) | 同比增长 | 其他农作物产值 (亿元) | 同比增长 |
全市合计 | 589.41 | 15 | 59920 | 12 | 18.48 | 10 |
金城江区 | —— | —— | 4608 | 13 | 0.95 | 10 |
宜州区 | 50.46 | 12.16 | 6590 | 24.67 | 5.64 | 10 |
罗城县 | 139.43 | 14.28 | 4038 | 12.1 | 2.75 | 10 |
环江县 | 71.99 | 15.00 | 13665 | 5.02 | 2.20 | 10 |
南丹县 | 177.99 | 15.58 | 9904 | 11.3 | 0.18 | 10 |
天峨县 | 120.42 | 11.88 | 8781 | 14.1 | 0.18 | 10 |
东兰县 | 4.63 | 340.95 | 5351 | 14.9 | 0.34 | 10 |
巴马县 | 24.49 | 35.08 | 3506 | 11 | 0.47 | 10 |
凤山县 | —— | —— | 3224 | 10.7 | 0.35 | 10 |
都安县 | —— | —— | 97 | 24.4 | 4.98 | 10 |
大化县 | —— | —— | 156 | 23.8 | 0.44 | 10 |
备注:若不能完成市级下达产量任务,但该县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也不扣分。
附件2-5
河池市2023年一产各产业奋斗目标分解表
(糖料蔗)
县(区) | 产量(万吨) | 同比增长 |
全市合计 | 383 | 8% |
金城江区 | 33.3 | 6.9% |
宜州区 | 160 | 8.1% |
罗城县 | 82.7 | 8% |
环江县 | 27.3 | 8.7% |
南丹县 | 11.5 | 7.6% |
天峨县 | 0 | 0 |
东兰县 | 4 | 2.3% |
巴马县 | 8.4 | 3.7% |
凤山县 | 0 | 0 |
都安县 | 26.3 | 8.8% |
大化县 | 29.5 | 8.2% |
备注:若不能完成市级下达产量任务,但该县(区)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不扣分。
附件2-6
河池市2023年一产各产业奋斗目标分解表
(猪牛羊禽肉类产量)
县(区) | 产量(万吨) | 同比增长 |
全市合计 | 25.00 | 7.6% |
金城江区 | 1.53 | 3.2% |
宜州区 | 2.73 | 8.5% |
罗城县 | 2.50 | 11.0% |
环江县 | 1.63 | 9.4% |
南丹县 | 2.23 | 7.2% |
天峨县 | 1.26 | 9.2% |
东兰县 | 1.68 | 7.5% |
巴马县 | 2.16 | 9.2% |
凤山县 | 1.25 | 6.5% |
都安县 | 4.50 | 5.1% |
大化县 | 3.53 | 8.4% |
备注:若不能完成市级下达产量任务,但该县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也不扣分。
附件2-7
河池市2023年一产各产业奋斗目标分解表
(生猪、家禽、牛、羊)
县(区) | 生猪 出栏 (万头) | 同比 增长 | 家禽出栏(万羽) | 同比 增长 | 肉牛出栏(万头) | 同比 增长 | 肉羊 出栏 (万头) | 同比增长 |
全市合计 | 210 | 9.05% | 3100 | 2.86% | 25 | 10.72% | 100 | 13.12% |
金城江区 | 12 | 10.27% | 256 | 2.39% | 0.95 | 11.40% | 4.82 | 7.06% |
宜州区 | 20.8 | 8.83% | 404 | 3.04% | 4.15 | 11.23% | 5.14 | 7.08% |
罗城县 | 21.8 | 9.08% | 243 | 2.57% | 4 | 11.64% | 2.76 | 6.14% |
环江县 | 13.2 | 8.38% | 195 | 2.49% | 2.56 | 10.50% | 3.05 | 8.83% |
南丹县 | 15.3 | 8.73% | 570 | 3.27% | 1.58 | 10.29% | 1.68 | 9.90% |
天峨县 | 11.6 | 7.03% | 100 | 2.06% | 1.54 | 9.25% | 3.95 | 12.91% |
东兰县 | 12.3 | 8.86% | 300 | 2.64% | 1.85 | 10.67% | 8 | 13.91% |
巴马县 | 19.8 | 10.41% | 285 | 2.67% | 1.03 | 8.06% | 7.7 | 12.34% |
凤山县 | 11 | 7.35% | 240 | 2.92% | 0.73 | 9.61% | 4.1 | 14.32% |
都安县 | 38.4 | 9.38% | 281 | 3.14% | 4.54 | 11.10% | 37 | 15.09% |
大化县 | 33.8 | 9.31% | 226 | 3.19% | 2.07 | 10.26% | 21.8 | 14.40% |
备注:参照自治区考评办法只考核肉类产量。
附件2-8
河池市2023年一产各产业奋斗目标分解表
(桑蚕)
县(区) | 饲料化养蚕试点(个) | 工厂化智能化养蚕示范基地(个) | 低产桑 园改 造 (万亩) | 蚕茧产量(吨) | 同比增长 |
全市合计 | 13 | 11 | 20 | 209470 | 12% |
金城江 | 1 | 1 | 1.33 | 15797 | 11% |
宜州 | 2 | 1 | 8 | 102493 | 11% |
罗城 | 1 | 1 | 2.1 | 20085 | 12% |
环江 | 2 | 1 | 4.13 | 41278 | 11.5% |
南丹 | 1 | 1 | 0.32 | 2705 | 19% |
天峨 | 1 | 1 | 0.15 | 1272 | 19% |
东兰 | 1 | 1 | 1.05 | 6547 | 17% |
巴马 | 1 | 1 | 0.4 | 3433 | 18% |
凤山 | 1 | 1 | 0.87 | 4624 | 18% |
都安 | 1 | 1 | 1.15 | 10031 | 13% |
大化 | 1 | 1 | 0.5 | 1236 | 19% |
备注:自治区下达我市产量20.21万吨,分解各县(区)分别为:金城江区15356吨、宜州区99631吨、罗城县19349吨、环江县39945吨、南丹县2489吨、天峨县1124吨、东兰县6100吨、巴马县3139吨、凤山县4290吨、都安县9534吨、大化县1142吨。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不扣分,超额完成争取加分,若不能完成自治区下达产量任务,但该县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也不扣分。
附件2-9
河池市2023年一产各产业奋斗目标分解表
(水产品)
县(区) | 产量(吨) | 同比增长 |
全市合计 | 73710 | 5 |
金城江区 | 5746 | 5.5 |
宜州区 | 13546 | 5.5 |
罗城县 | 6269 | 5.5 |
环江县 | 3950 | 5.5 |
南丹县 | 1908 | 6.5 |
天峨县 | 12378 | 2.2 |
东兰县 | 5776 | 5.5 |
巴马县 | 3577 | 6.5 |
凤山县 | 324 | 5.5 |
都安县 | 3054 | 5.5 |
大化县 | 17182 | 5.5 |
备注:若不能完成市级下达产量任务,但该县一产增加值同比增长达到全市平均水平的也不扣分。
河池市2023年一产各产业奋斗目标分解表
(造林、育苗、花卉)
县(区) | 植树造林 (万亩) | 同比增长 | 育苗 (万株) | 同比增长 | 花卉产值 (亿元) | 同比增长 |
全市合计 | 39 | 1.4% | 15000 | —— | 2.05 | ——
|
金城江区 | 3.08 | —— | 500 | —— | 0.47 | —— |
宜州区 | 5.88 | —— | 3000 | —— | 0.5 | —— |
罗城县 | 5.13 | —— | 1040 | —— | 0.18 | —— |
环江县 | 6.27 | —— | 1700 | —— | 0.08 | —— |
南丹县 | 4.58 | —— | 1050 | —— | 0.35 | —— |
天峨县 | 2.44 | —— | 1050 | —— | 0.14 | —— |
东兰县 | 1.07 | —— | 1260 | —— | 0.12 | —— |
巴马县 | 4.38 | —— | 1500 | —— | 0.02 | —— |
凤山县 | 1.61 | —— | 2300 | —— | 0.04 | —— |
都安县 | 1.39 | —— | 850 | —— | 0.09 | —— |
大化县 | 3.17 | —— | 750 | —— | 0.06 | —— |
备注:育苗量指当年新育苗木数量和留床苗木数量的总和,木材采伐指发证蓄积量,花卉产值口径为统计部门口径。
附件2-11
河池市2023年一产各产业奋斗目标分解表
(油茶、木材采伐发证蓄积量)
县(区) | 油茶“双千” 计划新造林 (万亩) | 同比增长 | 木材采伐发证蓄积量 (万立方米) | 同比增长 |
全市合计 | 7.7 | 46.9% | 376 | 9.4% |
金城江区 | 0.60 | —— | 26 | —— |
宜州区 | 1.10 | —— | 56 | —— |
罗城县 | 0.30 | —— | 42 | —— |
环江县 | 0.80 | —— | 97 | —— |
南丹县 | 1.10 | —— | 41 | —— |
天峨县 | 0.90 | —— | 31 | —— |
东兰县 | 0.90 | —— | 10 | —— |
巴马县 | 0.30 | —— | 31 | —— |
凤山县 | 0.60 | —— | 19 | —— |
都安县 | 0.50 | —— | 9 | —— |
大化县 | 0.60 | —— | 14 | —— |
附件2-12
河池市2023年一产各产业奋斗目标分解表
(核桃、板栗、八角)
县(区) | 核桃 产量 (吨) | 同比 增长 | 板栗 产量 (吨) | 同比 增长 | 八角 产量 (吨) | 同比 增长 |
全市合计 | 11010 | 45.3% | 39424 | 1.2% | 11761 | 0% |
金城江区 | 296 | —— | 125 | —— | 5 | —— |
宜州区 | 215 | —— | 4 | —— | 2 | —— |
罗城县 | 102 | —— | 238 | —— | 35 | —— |
环江县 | 317 | —— | 653 | —— | 19 | —— |
南丹县 | 356 | —— | 7038 | —— | 2 | —— |
天峨县 | 2213 | —— | 4208 | —— | 742 | —— |
东兰县 | 426 | —— | 22933 | —— | 1581 | —— |
巴马县 | 508 | —— | 3034 | —— | 3242 | —— |
凤山县 | 5688 | —— | 916 | —— | 6094 | —— |
都安县 | 442 | —— | 3 | —— | 3 | —— |
大化县 | 447 | —— | 272 | —— | 36 | —— |
县(区) | “圳品”农产品培育认证(个) | 巩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出口、供粤、供深、供港(个) | “三品一标”认证任务数 |
全市合计 | 11 | 11 | 22 |
金城江区 | 1 | 1 | 1 |
宜州区 | 1 | 1 | 2 |
罗城县 | 1 | 1 | 2 |
环江县 | 1 | 1 | 1 |
南丹县 | 1 | 1 | 1 |
天峨县 | 1 | 1 | 2 |
东兰县 | 1 | 1 | 5 |
巴马县 | 1 | 1 | 1 |
凤山县 | 1 | 1 | 5 |
都安县 | 1 | 1 | 1 |
大化县 | 1 | 1 | 1 |
附件3
河池市2023年度
特色农产品品牌专项奋斗目标任务分解表
县(区) | “圳品”农产品培育认证(个) | 巩固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出口、供粤、供深、供港(个) | “三品一标”认证任务数 |
全市合计 | 11 | 11 | 22 |
金城江区 | 1 | 1 | 1 |
宜州区 | 1 | 1 | 2 |
罗城县 | 1 | 1 | 2 |
环江县 | 1 | 1 | 1 |
南丹县 | 1 | 1 | 1 |
天峨县 | 1 | 1 | 2 |
东兰县 | 1 | 1 | 5 |
巴马县 | 1 | 1 | 1 |
凤山县 | 1 | 1 | 5 |
都安县 | 1 | 1 | 1 |
大化县 | 1 | 1 | 1 |
附件4
2023年1—月农业稳增长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填报日期:
项目 | 粮食 (万吨) | 蔬菜 (万吨) | 水果 (万吨) | 茶叶 (吨) | 中草药 (吨) | 糖料蔗 (万吨) | 造育林面积 (万亩) | 木材采伐(m³) | 肉类产量 (吨) | 生猪出栏 (万头) | 肉牛出栏 (万头) | 肉羊出栏 (万头) | 家禽出栏 (万羽) | 蚕茧 (吨) | 水产品 (万吨 | |||
产量 | ||||||||||||||||||
数据来源 | ||||||||||||||||||
存在问题 |
备注:从2023年4月开始,各县(区)人民政府每月10日前填报上个月累计数。电子文稿及盖章扫描件一并报送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与社会事业促进科政务邮箱:hcny2110719@hechi.gov.cn,联系人:覃兰婷,联系电话:2110719、18107885090。
填报人:联系电话: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