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经典报道 > 上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上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发布时间:2023-03-05 作者:佚名 来源:聊城市农业农村局

  目前我市小麦陆续返青,从近期苗情来看,苗情总体长势显著好于去年,优于常年,我市去冬今春气温总体偏高,但受11月底寒潮极端低温影响,部分地块遭遇不同程度的冻害,也存在部分地块表墒不足、病虫草害越冬基数较高等问题。根据病虫越冬基数、发生规律、气象预报及作物布局等特点,结合历史资料,现将2023年上半年主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如下:

  一、小麦病虫害

  (一)小麦纹枯病: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预测依据:一是近几年纹枯病发生普遍,秸秆还田量大,病原基数较高,有利于该病发生;二是去年十一期间降水偏多,底墒较好,利于该病发生;三是播种期普遍推迟十天以上,适期晚播降低了侵染几率。2月20日调查,全市发生地块平均病株率5.17%,最高15%,略低于常年,地块之间差异较大。

  (二)小麦白粉病:预计中等发生。2月20日调查,未发现白粉病病叶。此病受天气影响较大,若中后期雨水充足,部分感病品种将中等偏重发生。我市多年推广“一喷早三防”技术,农民基本上形成了提前防治的习惯,可有效降低发生程度。

  (三)小麦赤霉病:预计中等偏轻发生。该病近几年均有发生,田间病源充足,主栽品种均为感病品种是有利因素,如扬花期再遇连续雨雾天气或田间灌溉量大,将会加重病情。但农民在选择农药品种、“一喷早三防”推广技术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该病的防控能力显著增强。

  (四)小麦条锈病:预计轻发生。该病菌冬繁区病原菌量充足,今年如果气候条件特别适宜有再度流行的可能,但由于对该病的监测预警及防治的高度重视,会大大降低流行程度。

  (五)小麦茎基腐病:预计中等偏轻发生,部分地块中等发生。由于连年秸秆还田,田间菌源量大,加上田间湿度大,冬季积温偏高,有利于该病发生。近日调查全市平均病株率2.6%,略重于去年同期,轻于常年。

  (六)叶锈病:预计中等偏轻发生。

  (七)叶枯病: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

  (八)麦蚜:2月20日全市调查还未见活蚜,随着春季气温回升,蚜量将会迅速上升,由于近年来小麦“一喷早三防”技术的推广和小麦拌种面积的增加,降低了虫源基数,预计将中等偏重发生。

  (九)麦红蜘蛛:麦圆蜘蛛是我市当前危害小麦的优势种,去年十一期间降水偏多,土壤湿度大,十一月份平均气温偏高,有利于其繁殖越冬。2月20日调查,全市平均每尺单行有虫5.7头,最高为35头,重于去年同期,预计中等发生程度。

  (十)小麦吸浆虫:由于我市多年连续发生,常发地块农户已掌握其发生规律,防治效果较好,发生范围呈逐年递减趋势,预计我市总体轻发生,部分地块中等偏轻发生。

  (十一)麦叶蜂:预计轻发生。

  (十二)杂草:预计中等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部分地块禾本科杂草有加重趋势。2月20日调查,全市平均每平方米4.5株,最高每平方米27株,以播娘蒿、节节麦、雀麦、猪殃殃为主。随着气温回升,杂草将会迅速生长。

  二、玉米病虫害

  (一)一代玉米螟:中等发生,二代玉米螟中等偏轻发生。我市秸秆还田面积较大,不利于玉米螟的存活,但仍有部分秸秆存留,以及大量带粒的玉米穗和玉米轴是其越冬场所。由于我市春玉米面积小,一代玉米螟将会集中危害,将中等发生;二代玉米螟主要危害夏玉米,由于夏玉米面积大,对二代玉米螟的发生危害有稀释作用,将减轻危害。

  (二)草地贪夜蛾:去年该虫在我市未发生。今年将继续提高重视,各县加大监测预警力度,密切关注该虫的发生动态,最大限度减少该虫的危害损失。

  (三)玉米粗缩病:轻发生。如蒜、菜套种玉米苗期与灰飞虱发生期吻合,将加重发生。

  (四)玉米蓟马:中等发生。

  (五)二代粘虫:轻发生。

  三、棉花病虫害

  我市棉花种植面积逐年下降,预计今年棉花种植面积为5万亩左右。

  (一)棉铃虫:二代棉铃虫中等偏重发生。

  (二)棉苗蚜:中等偏轻发生,局部中等发生。

  (三)棉花苗病:中等偏轻发生,个别地块中等发生。

  四、花生病虫害

  花生蚜中等偏轻发生,地下害虫中等发生。

  五、蔬菜病虫害

  菜蚜中等发生,棉铃虫、菜青虫中等发生,小菜蛾为中等偏轻发生,烟粉虱轻发生,潜叶蝇中等发生。霜霉病、灰霉病中等偏重发生,细菌性角斑病、白粉病中等发生,番茄病毒病中等发生。

  六、果树病虫害

  苹果轮纹病、苹果腐烂病中等偏轻发生、苹果褐斑病中等偏轻发生;苹果黄蚜、苹果叶螨、梨木虱、桃小食心虫、金纹细蛾中等偏轻发生。

  


原文链接:http://nyncj.liaocheng.gov.cn/xwzx_12480/gggs1/202302/t20230224_425163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