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观区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围绕乡风文明工作重点,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期待,为乡村振兴加油提速。
抓组织领导,构筑长效机制。制定《大观区乡风文明移风易俗工作实施方案》,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任双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相关常委、区领导任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作为成员单位,扎实推进方案的实施。各乡镇也成立了由乡镇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全力推进专项行动。开展“村规民约大洗澡”,规范村规民约的制定。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为更好地教育群众,破除婚丧嫁娶中不良风气,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节俭新风尚,指导辖区村(社区)修订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对红白事操办、办事流程、办事标准等作出了硬性规定,初步健全了红白理事会机制。盯紧党员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关键少数”群体,严格落实报备制度。
抓宣传宣讲,筑牢信仰之基。着力抓好党的十九届六中、七中全会精神及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的宣传宣讲,按照“七进”常态化,创新宣讲形式。以讲案例、聊家常、话丰收及“乡村夜校”、“板凳会议”、“田间课堂”等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内容和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截至目前,共开展各类宣讲0.21万场次,受众群众9.5万人次。
抓典型选树,彰显榜样力量。积极培育、树立、宣传一批“立得住、推得开、叫得响”的先进典型,弘扬社会主旋律、传播社会正能量,让身边好人在文明创建中“唱主角”,在全县形成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浓厚氛围。强化正面引导,发挥“好人”榜样作用,每月开展“我评议我推荐身边好人”活动。2022 年获评“安庆好人”30 人,市级道德模范 1 人,省级劳动模范 1 人。对全区85个“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示范家庭”、“美丽庭院”等示范户和个人予以表彰。充分发挥内外宣作用,开展移风易俗专题宣传,在区级及以上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30 余篇,安徽日报、学习强国、安徽网等多家媒体就我区开展移风易俗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报道。
抓活动载体,摒弃陈规陋习。整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村级闲置房屋等资源,建设移风易俗新风堂,制定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为群众举办婚丧喜事提供便利服务。如海口镇保婴村建设的“保婴民族村新风堂”,利用闲置的学校场地打造而成。村民可以在新风堂举办红白喜事,实现场地共享,切实减轻群众负担,推动移风易俗。结合文明村镇(城区)创建,以大观区“文明创建十大专项行动”为抓手,开展公益广告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深化拓展、志愿服务品牌打造、农贸市场、废品回收站、物管小区、飞线充电、机动车清洗店等专项整治,着力提高了全区的文明水平和市民文明素质。结合社会综合治理,加强网格化管理,乡村组三级网格长、基础网格员按照网格化管理模式,对各自负责的群众定期走访排查,及时调处邻里、婆媳、婚姻、土地、拆迁等矛盾纠纷。聚焦乡村治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形式政策宣传教育,引导村民奋发进取。积极开展文明村创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树立文明乡风。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规范仪式协商,村务公开透明,村民权利和惠民政策落实得到保障,提升村民幸福感。截止 2022 年末,全区 2 个乡镇均已创建县级及以上文明乡镇,17 个村实现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创建全覆盖。其中海口镇镇江村获评“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十里铺乡获评“省级文明乡镇”荣誉称号。(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核人:陈昌华)
原文链接:https://nync.anqing.gov.cn/xxfb/xxlb/20025101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