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市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狠抓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控、防灾减灾、指导服务,多措并举抓牢抓实粮食生产管理,粮食生产喜获“十九连丰”,先后获省农业农村厅夏熟粮油贡献突出单位、全年粮食增产贡献突出单位。全年播种面积584.95万亩、总产287.62万吨,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比2021年分别增1.9万亩、0.65万吨。主要举措如下:一是压实党政同责。细化分解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到县、到镇、到村,压实稳粮增效属地责任;落实947名党政干部建立粮食生产组织网络,实行市、县、镇、村四级包干责任制,形成上下一体推进合力,推动政策措施落实落细,深挖粮食扩面增产潜力。二是强化防灾减灾。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联动机制,面对历史罕见的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组织实施打赢农业防灾减灾保秋粮丰收攻坚战,落实各项抗旱减灾关键措施,全力保障秋粮生产安全;抓实重大病虫监测预警与绿色防控,全面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三是落实惠农政策。规范实施耕地地力保护、稻谷生产、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惠农政策,充分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2022年累计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3.53亿元、稻谷生产补贴2.18亿元、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1.63亿元(三批次)。四是强化服务指导。建立包县包片指导和挂钩服务指导机制,成立6个下沉一线指导组分赴各地,督查推进粮食生产;市县两级农技人员挂钩指导重点农业乡镇全覆盖,紧盯生产关键环节,培训指导规模种植主体3万多人次,推进各项田管技术措施高质量落实落地。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