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5年专注一颗橘 80后跨界种出“黄金果”

5年专注一颗橘 80后跨界种出“黄金果”

发布时间:2023-01-07 作者:佚名 来源: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80后张朝是武汉大学法律专业的高材生,毕业后并没有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而是在武汉市江夏区当起了橘农。今年,张朝的橘园迎来了首次大丰收,收获的50余万斤的砂糖橘俏销市场,接下来,我们就走进张朝的橘园,看看他如何将一颗小小砂糖橘,变成当地乡亲增收致富的“黄金果”。

  

  在武汉市江夏区山坡街道光华村砂糖橘种植基地里,一排排橘树上盖着防寒布,今年38岁的张朝,正在橘园查看果树管理情况。

  

  张朝老家在广西,2008年,他从武汉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投身电商行业,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2017年,寻求事业突破的张朝,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下乡种橘子。

  

  

  经过多番考察,张朝发现江夏区的土壤、环境各方面条件适宜种植柑橘,又有地域物流优势,便选定在光华村建立基地,专门种植早熟砂糖橘。但看花容易绣花难,电商跨界农业,张朝可没少吃苦头。

  

  武汉佰果冠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朝:2017年种的第一批橘子,当时有四百多亩,2018年1月份受了一次冻害,当时80%的果树冻死了。

  

  这次经历让张朝意识到,发展现代农业不能靠天收,关键在于要有科技支撑。他请来专家当顾问,又去老家广西搬救兵,聘请种植砂糖橘的老师傅,从种植技术、防灾措施上双管齐下。

  

  五年来,张朝尝试过覆盖遮阳网、铺稻草、盖薄膜、喷防冻剂等十几种方法来破解橘树过冬难题。今年,一直与冻害作斗争的张朝采用了一种新型防寒布,把橘树从头到脚盖了个严严实实,犹如给橘树穿上了“羽绒服”,达到透气保温,还不透水的效果。

  

  经过5年发展,基地种植的第一批400亩橘树进入丰产期,第二批800亩橘树也开始挂果,今年总产量达50余万斤。

  

  2022年,不光橘园首次实现盈亏持平,张朝酿的橘子酒也正式上市。这条果酒生产线的投产,延长了柑橘产业链,还大幅提高了砂糖橘的附加值。如今,甜蜜的砂糖橘成为了光华村及周边50多名村民就业增收的“黄金果”。2022年,张朝也凭借这一颗“黄金果”获得2021-2022年度“湖北省十佳农民”的荣誉。未来,除了种砂糖橘、酿橘子酒,张朝还计划促进“三产融合”发展,让柑橘产业成为带动当地农民持续增收的富民产业。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whsn/202301/t20230105_212486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