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基础设施标准化。重点考虑粮油、稻渔综合种养、粮经复合等产业布局,完善现代农业园区“五网”(田网、路网、水网、电网、互联网)配套,推行“五良”(良种、良法、良田、良机、良制)融合,“五网”配套率100%,机械通达率95%,良种覆盖率97.7%,主推技术到位率97.8%,实现“能排能灌、旱涝保收、宜机作业、稳定高产”。 二是生产规程标准化。加强与中国农科院、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聘请专家团队6支,专家52人,建成龙安柚、粮油、湖羊等专家大院4个,编制产业生产技术标准和规范8项,实现“2+5”产业每个产业都有一个专家服务团队、一批专业技术人才、一个生产技术规范。 三是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建建成优质粮油、开花水果、优质畜禽等科技创新和良种繁育基地12个,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企业入驻率100%,全域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34个,成功创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区),争创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区)。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