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听!田垄上的盈盈笑意盛满丰收的喜悦

听!田垄上的盈盈笑意盛满丰收的喜悦

发布时间:2022-09-27 作者:佚名 来源: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田畴沃野,稻菽飘香。沉甸甸的稻谷敲开丰收的大门。

  风禾尽起,盈车嘉穗。满当当的仓廪载起丰收的喜悦。

  农民喜迎丰收的笑脸,徜徉在碧野花乡之间,用亮晶晶的眼眸,传递出这一年的丰硕收成。

  金秋时节,丰收时刻。收获的农产品里,蕴藏着现代农人砥砺奋进的蓬勃生机;滴落的汗水中,凝结着江城武汉作为都市农业典范城市的责任担当。

  

  稻田金黄,这是武汉农业丰收的颜色

  荷塘之上,新鲜的莲藕裹着泥土的芬芳在水中拔节生长、一朝成熟;湖汊之间,肥美的河蟹迈着健硕的步伐从水中一跃而起、活力四射……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农作物丰收是农业丰收最直接的显像,也是农村美好、农民增收最坚强的产业底座。

  今天,《三农新视野》的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报道第三期,我们走进武汉市蔡甸区,在山水之间、田垄之上,感受来自农产品丰收的欢喜。

  

  秋分节气还未至之时,武汉乡间便已弥漫丰收的香味。天边吹来的微凉秋风,让田垄上忙着采收的农民干劲更足了。

  蔡甸区洪北乡的百曲公路旁,51岁的农民李鸿福穿上厚厚的“工作服”,一脚踏进荷塘里,朝着远处正忙着采收莲藕的农友们奔去。

  

  农民采收莲藕,喜迎秋日的丰收

  进入秋天以后,早晨8点的微风开始带着凉意。所幸天气晴好,阳光打在藕农们的身上,把笑意盈盈的脸庞映照得璀璨而温暖。

  极目远望,一片片枯萎的荷叶之间,有一座座满载着莲藕的竹排在游荡。推竹排的人半身没在水中,脸上洋溢着丰收的欢心喜悦,眼里透出满足的幸福光彩。

  

  采收现场仔细端详今年莲藕的品质

  “这一茬藕还不错啊,长得还挺好,应该能卖个好价钱。”此时正是农户们将水中采收的莲藕集中送上岸的时间。李鸿福来到农友们身边,拿起一支裹满泥土的老藕认真瞧了瞧,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从中秋前开始采收的老藕,到秋分时才算进入了“丰收”的档期。这片莲藕基地的负责人陈本权站在岸上,一边将送上岸的一筐筐莲藕称重,一边招呼另外的农户准备将莲藕装车。

  

  一支支莲藕装在筐里,抬到岸边的货车上

  在荷塘边上,已经点火发动的货车迫不及待地要把带着泥土芬芳的蔡甸莲藕拖进远方的烟火人间。

  陈本权说,当天一早采收的7000斤莲藕就将乘着这辆货车,全部送到湖北省十堰市:“省内的销量只是一小部分,我们丰收的莲藕会发到全国各地,尤其是湖北人比较多的广东、广西地区。”

  

  丰收的莲藕装上货车,送往远方的烟火人间

  在这片总面积超过1000亩的莲藕种植基地里,陈本权、李鸿福等一批农民从前一年的春天播种栽苗,到一整个酷暑的辛勤耕耘,终于在今年并不顺当的气候条件之下,获得了亩产3500斤左右的收成。

  他们预计,在一年总共7个月的采收季里能够出产400万斤莲藕。这让大家直称:“丰收了!”

  

  武汉都市农业的广袤田园喜获丰收

  在江城都市田园的广袤大地上,躬耕于田间的一位位武汉农民,就是这一幅秋日丰收图景最闪耀的主人公。

  与“画卷”中的主人公陈本权、李鸿福一样,蔡甸沉湖湿地里的陈宜林正在忙着在自己的虾蟹养殖基地里,把早上最后两个地笼收拾起来——丰收节气里的新一季螃蟹爬上了岸,俊俏而肥美。

  

  新一季螃蟹出水让农民喜笑颜开

  今年47岁的陈宜林已经养蟹12年。刚刚过去的夏天是他近几年来遇见过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收获最大的时候:“夏天气温高,螃蟹长得慢,但现在看来,个头和膏黄都还长得蛮不错。”

  专业的农民就是如此。总能够想方设法将农业生产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完美融合起来,在最时令的节气里实现丰收。

  

  螃蟹出笼展现出十足的活力

  中秋节假期的三天时间里,陈宜林把相对成熟的螃蟹以每斤60元至65元的高价卖了出去,接下来就等着完全成熟季里的全面丰收:“现在蛮期待国庆节能卖得更好。”

  望着从地笼里起水的一只只螃蟹,老陈抑制不住的喜悦将笑脸上的褶皱填得满满当当。在他洋溢着光芒的眼睛里,似乎已经看到亩产200多斤的虾田在金秋时节的丰收盛景。

  

  丰收的螃蟹个头大、肉质甜,远销省内外

  从蔡甸到黄陂,从新洲到江夏,从东西湖到汉南,一批批挂满枝头、遍布田间的江城特色农产品正在迎来自己的丰收季。它们用最绚丽的色彩共同绘就一幅武汉都市农业的田园丰收长卷图。

  图景之中,朴实而勤劳的江城农民正站在丰收的田间,笑意盈盈,喜上眉梢。

  

  农产品丰收为乡村更美、更夯实了产业基础

  来自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武汉市超额完成320万亩粮食春播任务,实现夏粮夏油播种面积、单产、总产“三同增”。粮食生产面积达到192.6万亩,蔬菜产量424.2万吨,水产品产量22万吨,展现出稳中向好的农业经济发展态势。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原文链接:http://nyncj.wuhan.gov.cn/xwzx_25/whsn/202209/t20220926_204762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