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观区坚持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为抓手,紧扣任务目标落实,聚焦补齐短板,分类推进,精准施策,实施科技强农8项行动,全面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一是实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行动。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稳步推进安庆永强农业科技股份公司优质番鸭新品种配套系培育项目中试进程。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制定出台《大观区关于进一步巩固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措施》《大观区科技特派员管理考核办法》、全区新增科技特派员9名,总数达17名,17名科技特派员、41名农技人员,按照一村一名科技特派员,6户1名农技人员的“1+6”模式,实现了行政村和区级以上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服务全覆盖。
二是深化与科研机构、高校合作行动。在深化与大院大所合作方面,围绕番鸭、瓜蒌、中药材、果树等产业产品,在产业发展规划、产品科技研发、育苗育种、人才培养等领域,安庆永强农业科技股份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签订《优质番鸭新品种配套系培育技术服务合同书》,依托安徽农业大学技术成果开展工作,正在开展中试。在推进与地方院校合作方面,通过专家工作站、试验示范基地等平台,安庆永强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安徽农业大学签订了《番鸭配套系选育及应用》,合作研发番鸭新品种,目前正在进行中试,该项目入选2022年省科技重大专项公开竞争类项目,并获省100万资金支持;安庆市稼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优质食味粳稻种质资源创制与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项目入选2022年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在加强与本地院校合作方面,安庆永强农业科技股份公司与安庆师范大学签订《安庆市科技特派团服务协议书》利用虫菌互作”方式对禽畜粪便进行高效资源化利用。
三是推进现代种业振兴行动。持续开展种质资源和微生物资源普查工作,支持永强番鸭种禽场建设,实现年可繁育番鸭苗种2000万羽。提升完善市级水产良种场基础设施,实施水产良种繁育推一体化工程,构建产学研推用紧密结合的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实现年可繁育甲鱼苗种200万尾。积极帮助种业企业申报项目,“优质食味粳稻种质资源创制与新品种培育及产业化”项目、“优质白羽番鸭配套系培育及种鸭笼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分别与安徽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开展项目合作。申报省级良种育种场项目1家。
四是推进种养业提质增效行动。完成与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签约。开展水稻播插技术指导,完成7万亩水稻播栽、其中优质专用粮播种稳定在4万亩、超额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47万亩的目标任务。淘汰产能落后的小散养殖场4家、畜禽规模养殖比重达75%。新增设施蔬菜300亩,设施蔬菜种植面积2000亩,同比递增17%。新增稻渔综合种养面积5500亩,完成任务100%,累计达1.45万亩。
五是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着力发展粮油、家禽、蔬菜、中药材(瓜蒌)等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发挥农产品加工“接一连三”的作用,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安庆柏兆记工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获第二批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认定,1-7月份产值5120万元,沪苏浙销售收入2189万元、推动安庆永强番鸭全产业链建设,培育优质鸭苗、开发产品种类、启动建设家禽定点屠宰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大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成功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园,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
六是推进龙头企业壮大行动。做好存量,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大观区三产融合智慧示范区、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等重点工程进度,大观区现代农业科技园项目顺利签约,10亿元现代农业项目实现“零”突破。开展双招双引,完成与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签约。聚焦打造“一区一园”,总投资10亿元的长三角三产融合智慧农业示范区一期核心启动区完工。规划面积1.95平方公里的长三角绿色农业产业园征迁工作全面启动。
七是推进农业绿色循环发展行动。推进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印发《2022年大观区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水稻、小麦、玉米等“三大主粮”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行动的通知》《2022年大观区“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组织开展了科学安全用药、科学施肥培训5场次,培训人员180人,防治小麦赤霉病8.1万亩,统防统治率100%;发布春播肥料配方3个,安排水稻新型肥料产品田间试验1个,开展科学施肥技术指导。建立了水稻全程绿色防控示范片8个。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53%。全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98.5%。争取省级2022年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补贴项目任务0.4万吨。成大观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建成一处畜禽粪污集中处理中心获省级土壤肥料登记证。
八是推进数字赋农行动。加快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抢占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制高点。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生产过程数字化转型升级,申报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2家、数字农业工厂1家。目前,永强番鸭数字工厂启动规划建设。1-7月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7亿元,同比增幅5%。
据统计,1-6月份,大观区农林牧渔总产值5.007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递增5.02%;一产增加值2.65亿元,同比递增4.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3亿元,同比递增110.39%。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28元,同比递增6.4%。全区17个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达1003.49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59.03万元,同比增长91.53%。5个村(社区)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强村同比增长40%。( 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核人:陈昌华)
原文链接:https://nync.anqing.gov.cn/xxfb/xxlb/200230705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