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大观区: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大观区:深入实施“两强一增”行动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2-09-20 作者:佚名 来源:安庆市农业农村局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今年以来,大观区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农民增收,全面落实上级工作要求,扎实推进“两强一增”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科技强农,扩大农业综合效益。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制定出台《大观区关于进一步巩固坚持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措施》《大观区科技特派员管理考核办法》、全区新增科技特派员9名,总数达17名,17名科技特派员、41名农技人员,按照一村一名科技特派员,6户1名农技人员的“1+6”模式,实现了行政村和区级以上农业经营主体科技服务全覆盖。着力发展粮油、家禽、蔬菜、中药材(瓜蒌)等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发挥农产品加工“接一连三”的作用,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安庆柏兆记工贸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获第二批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认定,1-7月份产值5120万元,沪苏浙销售收入2189万元、推动安庆永强番鸭全产业链建设,培育优质鸭苗、开发产品种类、启动建设家禽定点屠宰加工及冷链物流项目、大观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成功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园,争取项目资金200万元。做好存量,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大观区三产融合智慧示范区、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产业园等重点工程进度,大观区现代农业科技园项目顺利签约,10亿元现代农业项目实现“零”突破。开展双招双引,完成与江苏绿港现代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项目签约。聚焦打造“一区一园”,总投资10亿元的长三角三产融合智慧农业示范区一期核心启动区完工。规划面积1.95平方公里的长三角绿色农业产业园征迁工作全面启动。推进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农业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产业模式生态化,推动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进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生产过程数字化转型升级,申报数字农业农村应用场景2家、数字农业工厂1家。目前,永强番鸭数字工厂启动规划建设。1-7月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7亿元,同比增幅5%。

  

  推进机械强农,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加快农机更新换代,逐步淘汰老旧机械,大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补齐农机推广短板。积极配合农机大户申报农机购置补贴等支持政策,鼓励种粮大户购买大型作业机械,做好大型作业器械对接,上半年,已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1万元,新增大型拖拉机等各类机械30(台)套,“三夏”期间,各类农机装备投入生产,涵盖耕、播、收、种、防全过程各环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将超85%以上,机收减损率2%以内。推进农业“标准地”改革行动,0.4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已开工。建立“田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由10名县干任“区级田长”,对应联系海口镇10个村,各村建立“区级田长+镇级田长+村级田长”体系。聚焦提升农产品仓储冷链水平,推动4家经营主体建成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5个并完成了第三方评估验收,发放补助资金123.1万元,开展项目储备4个并报省市备案。

  

  

  

  促进农民增收,夯实乡村振兴基础。推进工资性收入倍增行动,推动落实“121”本地就业行动计划,组织举办“就业援助月”“春风送温暖 就业送真情”等专场及常态化招聘会31场,进场招聘企业数908家,提供岗位10708个,进场求职人数5482人。据不完全统计,开展农民工技能培训,累计农民工转移就业416人,有效促进农民工实现本地就业,推动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推动“以工代赈”,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人居环境示范村项目纳入重点项目库,积极吸纳本地农民参加项目建设。预计年底前,通过“以工代赈”项目带动农村务工人数200人以上。推进经营性收入壮大行动,全区17个村(社区)通过党建+村集体经济发展,深入实施“三变+”改革,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达1003.49万元,村均经营性收入59.03万元,同比增长91.53%。5个村(居)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超过50万元,强村同比增长40%。上半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728元,同比递增6.4%。推进转移性收入提升行动,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推动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和扶持经济薄弱村工作,进一步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各类政策措施,上半年保障农村低保对象6568人,保障农村特困供养对象209人,实施临时救助160人次,累计发放各类政策补贴资金1120万元。搭建经营主体和金融机构对接平台,每年设立1000万元乡村振兴专项资金,打造乡村振兴项目实施平台。扩宽融资渠道,区级层面,成立大观区乡村振兴平台锦观公司,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庆市分行营业部签署的固定资产借款合同,获批3.7亿元贷款额度,主要承担乡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任务乡镇层面,十里铺乡由十里投资咨询公司及各村(居)公司等8家共同出资1.35亿元入股成立安徽博元振兴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模式,构建乡村融合发展平台。海口镇成立安庆绿洲振兴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镇级占大股,村级占小股的模式,建立融资平台,破解产业资金投入不足难题。加强信贷担保体系建设,上半年,大观永华担保公司共为9 企业提供融资担保资金3530万元,为5家企业提供续贷过桥周转资金4800万元,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推进财产性收入扩量行动,深化农村改革,指导具备条件的经济合作社深化改革为股份经济合作社,目前辖区17个村(居)已全部完成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培育和引进农业经营主体,充分释放土地红利,全区农业经营主体数量266个,土地流转率达85%,300亩连片适度规模经营占比45%,土地流转收入超2000万元。建成1个省级农民工创业园,2个市级农民工创业园。(单位:大观区农业农村局 撰稿人:潘兴贵 审稿人:陈昌华)

  


原文链接:https://nync.anqing.gov.cn/xxfb/xxlb/200230706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