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谯城区谯东镇注重党建引领,过强化基层组织力、产业发展力、基层服务力,抓好乡村振兴民生工程,赋予乡村振兴新动能。
强化基层组织力,推动“组织强村”。坚持“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和“六有”要求,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提升为民服务功能,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打造成“党员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中心。持续抓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组织生活会等党内制度的落实,不断提升组织领导力、组织战斗力、组织凝聚力;注重加强“领头雁”队伍建设,通过每月开展党员干部个人自评,总结反思;每季度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进行党员互评,提出意见建议;每年召开一次述职评议,进行群众测评,引导党员干部找准差距,激发党员干部活力,打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干劲足的“头雁”队伍。
强化产业发展力,推动“产业兴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也是解决农村各类问题的前提。谯东镇坚持效益优先、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挥各村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注重“一村一品”开发特色产业项目。该镇余集村利用大棚草莓、大棚油桃、无公害香菜等产业优势,推行“支部+基地+产业+农户”发展模式,新建有机蔬菜种植大棚28个,棚均收益1.2万元;发展中药材种植5000亩,助力村集体增收2.6万元,带动110名劳动力就业,实现以产业强带动农民富。今年以来,全镇4个村,已建成特色产业项目2个,每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均8万元。
强化基层服务力,推动“服务靓村”。通过提升村级党组织为民服务能力,既扮靓“面子”,又夯实“里子”,切实激发乡村活力。结合“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组建“党员邻长小分队”“邻长维修队”“党员矛盾调解队”等多支队伍,创新开展党员为民服务“送到家”活动,畅通服务群众“零距离”,变“坐等上门”为“主动敲门”。今年以来,谯东镇共帮助群众办实事266件、化解矛盾纠纷18起、解决实际困难132个。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