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非遗文化进社区 留住乡愁记忆

非遗文化进社区 留住乡愁记忆

发布时间:2022-08-11 作者:佚名 来源: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非遗文化进社区 留住乡愁记忆.png

  8月5日,官仓社区邀请市非遗项目传承人蔡运娇进社区,手把手教社区儿童制作艾粄,让孩子们零距离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现场,蔡运娇与社区妇女一起带领社区儿童从搓粉团开始制作艾粄,捏艾粄、包馅料、压模具等各种程序,每一个步骤孩子们都认真学习,有模有样。

  “对,这样捏过去,这个手按在里面,对。”市非遗项目传承人蔡运娇说:“暑假来教他们做传统的美食艾粄,因为现在小朋友都是去买来吃的,没有传统的做法,今天他们(社区)就叫我来教他们(小朋友)做传统的。就一代一代传下去,不要忘记了艾粄是怎么来做的,用什么来做的,现在连小朋友都要教他会。”

  客家地区流传着一句民俗:“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又叫清明粄,散发着浓浓艾叶香,具有祛湿、暖胃等功效,是客家的特色小吃,深受客家人欢迎。每逢清明节前后,是艾草长得最鲜嫩的时期,客家人就会出外采摘艾草,与糯米粉一起制成艾粄,馅料可根据个人口味,放入花生仁、芝麻、白沙糖等配料。

  看似简单的艾粄,考验的不仅是手艺、更多的是耐心。官仓社区的学生族通过此次传统文化进社区,与客家传统文化零距离接触,深入体验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市非遗项目传承人蔡运娇:客家的很多美食,都是到各个社区去教他们做,不要忘记了以前那些传统,客家人的美食。

  来源:东莞市樟木头镇政府网


原文链接:http://nyncj.dg.gov.cn/zixun/snkd/content/post_38557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