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经典报道 > 7月中下旬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与防治意见

7月中下旬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与防治意见

发布时间:2022-07-14 作者:佚名 来源:宣城市农业农村局

  一、发生趋势:预计7月中下旬水稻主要病虫害总体中等发生,其中,稻飞虱以白背飞虱为主中等发生,低龄若虫高峰期在7月中旬;稻纵卷叶螟偏轻发生,低龄幼虫高峰期在7月中旬;二代二化螟中等发生,卵孵高峰期在7月下旬;纹枯病偏重发生;稻瘟病、稻曲病在山区、老病区感病品种偏重发生;水稻细菌性病害在局部区域存在流行风险。

  二、防治意见

  (一)明确防治重点。突出以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为重点,兼顾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细菌性病害等防治。

  (二)开展总体防治。一季中稻7月中旬后期至下旬,单季晚稻7月下旬:主治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兼治稻纵卷叶螟,查治稻叶瘟和细菌性病害。其中,早播中稻以适期预防稻曲病和稻穗瘟为重点,实施总体防治。

  (三)实施达标防治:稻飞虱分蘖至孕穗期百丛虫量1000 头,穗期百丛虫量1500头。稻纵卷叶螟分蘖期百丛水稻束叶尖 150个,孕穗后百丛水稻束叶尖60个。分蘖期二化螟枯鞘丛率8%-10%或枯鞘株率3%。纹枯病水稻拔节至孕穗期病丛率达10%的田块。稻瘟病叶瘟,发现中心病株即挑治或病叶率达3%-5%时施药防治1-2次;稻穗瘟、稻曲病适期用药预防;细菌性病害出现发病中心,立即施药封锁。

  (四)选准对路药剂:稻飞虱:生物防治选用球孢白僵菌、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化学防治选用三氟苯嘧啶、氟啶虫酰胺、醚菊酯、烯啶虫胺、呋虫胺、吡蚜酮等。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生物防治选用苏云金杆菌(Bt.)、短稳杆菌、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球孢白僵菌等;化学防治选用阿维•氯苯酰、四唑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阿维·茚虫威、溴氰虫酰胺等。纹枯病:生物防治选用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 A等;化学防治选用噻呋酰胺、井冈•嘧菌酯、肟菌·戊唑醇、苯甲·嘧菌酯、氟环唑等。稻瘟病:生物防治选用春雷霉素、多抗霉素、枯草芽孢杆菌等;化学防治选用三环唑、肟菌·戊唑醇、春雷·三环唑、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稻曲病:生物防治选用井冈·蜡芽菌、井冈霉素 A等;化学防治选用氟环唑、咪铜·氟环唑、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井冈•嘧菌酯、戊唑•嘧菌酯、苯甲·嘧菌酯等。细菌性病害:选用噻菌铜、噻唑锌、叶枯唑、四霉素、中生菌素等。

  (五)注意事项:根据施药技术规范和不同类型田及防治对象合理选用上述药剂按推荐用量,用足药量,对足水量,均匀喷雾,同时田间保持一定浅水层,无水田块适量加大用水量,确保防治效果。注意农药交替轮换使用和安全用药,确保人畜、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做好农药包装物的回收,严禁乱丢乱弃。

  三、预测依据:

  (一)稻飞虱

  1.灯下初见偏迟,总体迁入量不高。灯下初见期,白背飞虱各地为5月31日-6月29日,总体较常年偏迟10-20天;褐飞虱宣州、广德分别为6月17日、7月2日,与常年略偏早。灯下诱虫全市共出现1个小股迁入峰,6月27-30日宣州、郎溪、广德、宁国、旌德单灯峰日虫量分别为18头、40头、16头、480头、32头。单灯累计诱虫量宁国1156头,其他地区均在132头以下,与2021年相比,宁国高106.8%,郎溪、绩溪低64.4-90.6%;与2006年相比各地低81-98.3%。

  表1:稻飞虱灯下累计诱虫统计表(截至7月8日)

  

  年份

  宣州

  郎溪

  广德

  宁国

  泾县

  旌德

  绩溪

  2022年(头)

  105

  132

  52

  1156

  6

  104

  82

  比上年±%

  84.2

  -64.4

  8.3

  106.8

  -90.6

  136

  485.7

  比2006年±%

  -90.8

  -98.3

  -94.6

  -81

  -89.8

  -94.6

  -92.1

  比近3年均值±%

  19.8

  -85.1

  -38.2

  

  -98.9

  

  64.0

  2.田间虫、卵量总体偏低。近期调查,田间主虫态以低龄若虫为主,百丛虫量各地为96.7-636头,其中宣州、广德、宁国、旌德、绩溪分别比2021年、近三年均值、2006年低6.8-53%、22.2-78.3%、47.1-93.3%。百丛卵量宣州、郎溪、泾县、旌德、绩溪为20-770粒,总体低于近年同期。

  表2:稻飞虱田间虫量统计表

  

  县市区

  宣州

  郎溪

  广德

  宁国

  泾县

  旌德

  绩溪

  2022年(头/百丛)

  96.7

  323

  160

  636

  453

  160

  572

  比上年±%

  -35.6

  259.6

  -31.9

  -22.6

  24.1

  -53

  -6.8

  比2006年±%

  -93.3

  

  -89.4

  -57.2

  -60.2

  -89.7

  -47.1

  比近3年均值±%

  -63.7

  

  -46.8

  -28.7

  -6.9

  -78.3

  -22.2

  表3:稻飞虱田间卵量统计表

  

  县市区

  宣州

  郎溪

  泾县

  旌德

  2022年(粒/百丛)

  20

  432.5

  720

  23

  比上年±%

  

  

  20

  -62.9

  比2006年±%

  

  

  -96.7

  -67.3

  比近3年均值±%

  

  

  205

  -56.7

  3.寄主和气象条件有利。我市稻作类型复杂,当前水稻大多处于分蘖至孕穗期,食料条件丰富,有利于稻飞虱取食为害。据省气象部门预报,2022年盛夏(7-8月)全省大部降水量较常年偏少,江南东南部偏多;降水阶段性变化特征明显,部分地区有洪涝或内涝;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其中淮河以南偏高 1.0℃以上;影响安徽的台风1-2个,接近常年。未来的气象条件有利于稻飞虱持续迁入和增殖为害。

  (二)稻纵卷叶螟

  1.灯下初见偏迟、迁入蛾量偏少。灯下初见日宣州、郎溪、宁国、旌德、广德为6月24日-7月3日,总体较近年偏迟20天以上。截止7月8日,单灯累计诱蛾量各地为1-4头,各地显著低于近年同期。系统田赶蛾全市共出现1个小股蛾峰,6月30日-7月6日旌德、泾县、绩溪峰日亩蛾量为19-48头。

  2.田间虫、卵量总体较低。近期调查,百丛幼虫量泾县、旌德、绩溪为1.5-7头,其他地区均未查见,泾县、旌德、绩溪分别比2021年同期、近三年均值低55.2-93.3%、78.5-95.8%,泾县、绩溪均比2007年同期低98.4%。百丛卵量宣州、旌德为12-20粒,其他地区均未查见。

  3.寄主和气候条件总体有利。同稻飞虱。

  (三)二化螟

  1.一代灯下诱蛾总体偏少。一代累计诱蛾量宣州、郎溪、广德、泾县为34-98头,其他地区在9头以下。与2021年相比,宣州、广德、绩溪低20.9-59.1%,郎溪、泾县高18.1-171%。与近三年均值相比,广德、绩溪低2.1-35.7%,宣州、郎溪、泾县高34.3-245%。

  表4:一代二化螟灯下诱蛾统计表(截至7月8日)

  

  各县市区

  宣州

  郎溪

  广德

  宁国

  泾县

  绩溪

  2022年(头)

  44

  38

  34

  3

  98

  9

  比上年±%

  -22.8

  171

  -20.9

  

  18.1

  -59.1

  比近3年均值±%

  34.3

  245

  -2.1

  

  100

  -35.7

  2.一代残虫量总体偏低。近期剥查,亩残虫量宣州、广德、泾县、绩溪为179.2-680头,其他地区均在100头以下,与2021年相比,宣州、郎溪、宁国、旌德、绩溪低5.6-72.8%;与近三年均值相比,宣州、郎溪、宁国、泾县、旌德低6.2-68.2%。

  表5:一代二化螟田间残虫统计表

  

  各县市区

  宣州

  郎溪

  广德

  宁国

  泾县

  旌德

  绩溪

  2022年(头/亩)

  235

  54.8

  179.2

  94

  468

  45

  680

  比上年±%

  -17.6

  -72.8

  

  -10.5

  6.12

  -43.8

  -5.6

  比近3年均值±%

  -16.1

  -50

  

  -6.2

  -17.1

  -68.2

  10.9

  3.寄主和气象条件有利。7月中下旬我市单季稻总体处于分蘖至孕穗期,食料丰富,桥梁田多,水稻生育期和气象条件(见前述)有利于二化螟取食和辗转为害。

  (四)纹枯病

  1.田间菌源充足。纹枯病为我市水稻常发性病害,常年在我市偏重发生,田间菌源充足。

  2.局部区域发病加重。近期调查,单季稻田平均病丛率泾县、旌德、绩溪为3.1-10.4%,与近三年均值相比低7.1-40.2%;平均病株率宣州、泾县、旌德、绩溪为1.2-4.2%,与近三年均值相比,宣州高50.2%,泾县、旌德、绩溪低2.1-79.4%;平均病指宣州、泾县、旌德、绩溪为0.26-1.63,与近三年均值相比,宣州、绩溪高2.5-49%,泾县、旌德低29.5-79.8%。

  3.寄主和气象条件有利。水稻中后期田间密闭,透风透光条件差,加上高温高湿的气象条件(见前述)有利于纹枯病发生发展。有利于纹枯病发生发展。

  (五)稻瘟病、稻曲病

  1.田间菌源充足。稻瘟病、稻曲病为我市水稻常发性病害,部分感病品种偏重发生,加上秸秆全量还田面积比例大,有利于菌源积累,田间菌源充足。

  2.寄主和气候条件有利。我市种植的两系杂交稻、粳糯稻等多不抗稻瘟病、稻曲病,加上种植密度高,高肥水管理,利于稻瘟病、稻曲病发生。夏季气象条件(见前述)总体对中稻稻瘟病、稻曲病发生有明显抑制作用,但我市山区早晚雾露重、空气湿度大,气温相对偏低,山区独特的小气候环境有利于感病品种稻瘟病、稻曲病发生流行。

  (六)水稻细菌性病害

  近年,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等细菌性病害在我市呈点片发生,今年7-8月份影响我省的台风有1-2个,部分地区有洪涝或内涝,水稻白叶枯病、细菌性基腐病等在局部有发生流行风险。

  


原文链接:http://nyncj.xuancheng.gov.cn/News/show/138754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