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需要持续抓、严格管、深入推,更需要市县乡三级统筹推进,细化责任落实、全力保障、严格落实。1-5月份,沈阳市农业农村局围绕今年民生保障重大目标,制定印发了系列工作方案,部署了乡镇网格化监管建设、承诺达标合格证应用、实施生产主体普查等重点工作。近日,沈阳市农业农村局深入新民、法库、康平、于洪、苏家屯区重点乡镇(街道)和重点生产基地,与区县农业农村局、乡镇政府进行面对面交流,作出六点工作提示。
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时刻绷紧质量安全神经。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日常工作,强化工作统筹落实,发挥考核风向标作用,落实防范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的各项措施。二是要找准发力点,紧盯重点问题。区县农业农村局深入实施“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专项行动,重点解决“三棵菜”等重点监管品种的禁限用农药违法使用和常规农药超标问题,严惩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法律震慑。三是要发挥“头雁效应”,确保源头安全。支持“两品一标”认证,深入推进标准化生产,选树、 培育农产品质量安全标杆典型、做好示范引领。四是要夯实基层监管基础,拓宽“主渠道”。坚持“条抓块保”工作思路,摸清监管底数,做好生产主体信息采集,建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乡镇网格,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边界清晰、职责明确的监管模式。五是要推动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落地。指导农产品生产主体落实安全管控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增强农产品生产主体的主体责任意识。六是坚持示范创建与守正保持同步推进,对照申报标准条件,部署新民市积极申报国家第四批农安县,对现有三个国家农安县,严格按照“回头看”“亮牌”“结对子”等系列主题活动要求,在示范创建引领、宣传推广、体制机制建设上发挥积极作用。
通过本次督导检查,总体看,各区、县(市)在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上有创新、有部署、有亮点可展示。康平县在推进乡镇网格化监管工作中,解决了村协管员报酬问题,全县163个行政村聘任163名村协管员,申请到县级财政经费26万元(每人每年1500元报酬和100元人身保险),落实了9个乡监管站每站1万元的工作经费;新民市在打造红旗乡王岗村西芹品牌上,乡政府主动要求对芹菜开展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确保销售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市场的西芹产品安全,结合乡村治理成熟工作体系,融合网格监管,形成乡、村网格治理管理体系;苏家屯区争取到区财政350万元投入,规划设计乡村振兴百里长廊工程,将集中宣传展示沿线9个街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于洪区、法库县落实农产品生产责任主体普查工作上,部分乡镇生产主体普查工作接近完成。
通过与乡镇政府的座谈交流,发现个别地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方法和措施认识不足,区县农业农村部门指导推进存在一些认识不高的问题,属地责任、宣传引导、农业标准化推广应用还需进一步强化。
下一步,沈阳市农业农村局将结合国家食品安全考核评价、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整改和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会议精神,继续加强重点品种、重点时段、重点区域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监督抽检和专项监测、应急监测工作,实现重点任务按时限完成。推进院府合作,指导好康平县、辽中区两个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在省农科院的技术支持下,尽快通过双认证和参数扩项,提升监测精准度。在全省领跑,以优异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