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强化技术指导服务。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手机微信、技术培训等方式开展防治小麦赤霉病、条锈病、蚜虫和预防干热风等技术宣传引导,提高群众防治主动性;围绕病虫害防治、防范干热风、抗旱浇水等后期管理措施,由5名局班子成员带队的小麦“两病一寒”防控专家技术指导组和5个夏粮生产专家技术指导组持续下沉生产一线开展工作指导和技术服务。同时,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面对面指导农户开展麦田管理。
二是浇好小麦灌浆水。立足全县不同地块,特别是部分有旱象的沙土地地块,组织各行政村广泛动员,抢抓时间,迅速掀起抗旱浇麦高潮,努力做到能浇尽浇、浇足浇透,多浇一亩是一亩;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示范带动作用,指导农民科学抗旱,同时加强田间用水管理,推广喷枪喷灌和软管短接速浇等农田节水技术;对因疫情封控的农户,要组织党员抗旱服务先锋队,及时帮助浇水。
三是组织开展“一喷三防。持续加强病虫监测调查,准确研判发生趋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施药、精准防控;同时科学指导各乡镇小麦种植户把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科学配方、混合喷洒,达到一喷多防,综合防治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叶枯病、穗蚜等病虫危害,实现“虫口夺粮”促丰收。
目前,全县86.48万亩小麦长势良好,已出动宣传车100余台次,悬挂宣传条幅200幅、发放技术明白纸12000余份,防治病虫害150余万亩次,动员农民群众抗旱浇水60余万亩,确保夏粮丰产丰收。
相关内容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