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动态 > 朝天区:中药材产业开出致富“良方”

朝天区:中药材产业开出致富“良方”

发布时间:2022-05-12 作者:佚名 来源:广元市农业农村局

  广元新闻网讯(记者 鄢怀林)入春以来,天气转暖,处处呈现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4月12日,记者在朝天区李家镇青林村中药材产业园内看到,一座座育苗大棚覆盖着黑色的遮阳网,一年生的川贝母幼苗已经长出了绿豆粒大小的地下鳞茎。经过几年的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已经成为了该村群众致富的新希望。

  “今年,园区内种植的50亩川贝母将达到丰产,预计可产5000余斤干川贝母,产值可达800万元左右。”青林村党支部书记罗荣昌介绍,青林村种植中药材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川贝母喜冷凉气候,具有耐寒、喜湿、怕高湿、喜荫蔽的特性。清林村海拔1500米左右,干燥温凉的气候条件很适合川贝母的种植。

  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2018年青林村通过招商引资,招引广元市儒草园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投资1400万余元,建立了中药材产业园。通过几年的培育,该园已经发展壮大至370亩,主要种植有川北、西洋参等中药材。随着产业园的壮大,当地群众不仅得到了土地分红收益,还获得了很多就业机会,该园还在丰产前期每年拿出2万元作为该村集体经济收益。“园区常年需要30余名工人,在园区丰产后,该园还将按收益给集体经济分红。”罗荣昌说。

  正在大棚里除草的一位大姐告诉记者,这片土地原来种玉米等农作物,但一亩地一年收成只有300多元,一家人种地只够“吃饱肚子”。把土地流转给中药材产业园后,她家不仅能获得每亩每年300元的租地收入,还能在基地务工。“每天100元工钱,干一天结一天”。

  “我们这里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可发展的产业很少。种植中药材,不会破坏我们的山水,又能促进经济发展。产业园不仅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还传授中药材种植技术,让群众今后能获得更多的产业收入。”罗荣昌说,他更看重的是中药材种植产业给全村群众带来的致富希望,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青林村群众家家户户都会种药材,中药材种植产业必将让全村群众致富。

  “目前产业园主要种植的药材是川贝母,下一步我们还将扩大西洋参种植规模。”广元市儒草园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余朝辉介绍,目前以川贝母为组成成分的中成药有200多种,如蛇胆川贝母口服液、川贝母枇杷膏、川贝母雪梨膏等。公司经市场调研了解到,川贝母的年需求量有数千吨,正品川贝母供应严重不足,市场价格在每公斤3000元以上,有些药厂尝试用其他贝母代替,但药效都不如川贝母。发展人工川贝母种植,可以保护野生川贝母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不仅如此,通过人工规模化种植降低川贝母市场价格,让药厂用得起川贝母,可以造福更多群众,并可促进传统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此外,规模化种植川贝母,可以为曾家山片区的群众开辟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原文链接:http://nyncj.cngy.gov.cn/new/show/2022041217562497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