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动态 > 东莞各镇街开展节前红火蚁防控工作

东莞各镇街开展节前红火蚁防控工作

发布时间:2022-04-30 作者:佚名 来源:东莞市农业农村局网站

  

  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不少市民选择市内游,到镇街欣赏田园风光。为保障市民踏青安全,护航农业安全生产,东莞各镇街持续推进红火蚁防控工作。

  1650940303121042811.jpg

  道滘

  连日来,道滘切实开展节前红火蚁防控及宣讲工作。工作人员手提红火蚁诱饵剂和红火蚁防控技术小册子,深入田头地间,对田埂、草丛和闲置农地等开展全面巡查,发现红火蚁蚁巢,马上在周围撒上红火蚁诱饵剂,做到发现一巢处理一巢。同时,趁着春耕农忙期,工作人员还向田间劳作的农户普及防控红火蚁防控相关知识,并将防控药物分发到农户手中,嘱咐大家趁着晴好天气落实田间地头灭蚁。

  红火蚁是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可取食农林植物,破坏建筑物和农林基础设施,危及人类生命安全,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和人民生命安全构成很大威胁。因农区分散,近年来,道滘农技中心制定了“统一防控+农民自防”的措施,根据农民田间劳作时间长、易于发现蚁巢的实际情况,专门组织人员到田间传授防控技术,打造农民义务防控队伍,灭蚁成效显著增强。

  下来,道滘农技中心将继续稳守岗位职能,将农区红火蚁防控工作逐步细化到每个死角,做好技术指导及药物派送工作,做到及时防控、及时调查,边查边补,扎实做好农区红火蚁防控工作。

  樟木头

  3月至5月是红火蚁的繁殖高峰期,为最大程度压低辖区的蚁群密度,减少红火蚁的扩散危害,樟木头镇红火蚁防控指挥部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统一防控工作。

  防控工作中,农林水务局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对全镇农场、学校、车站、公园、旅游景点等公共绿地开展地毯式摸底排查,按照“发现一窝,处理一窝”的原则,对发现的蚁巢用专用药剂进行专业化处理,有效遏制红火蚁的扩散和蔓延。本次行动,共出动60多人次,投入药物0.2吨,防治面积约800亩,处理蚁巢约200个。

  红火蚁知识小指南

  1、红火蚁的危害

  红火蚁是一种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原产于南美洲巴拉拿河流域(包括巴西、巴拉圭和阿根廷),上世纪三十年代入侵美国并扩散至13个州,2004年底开始侵入中国大陆地区,对入侵地区的人体健康、公共安全、农林生产和生态环境等均具有比较严重的危害。多数人被红火蚁叮蛰后,会出现红肿、灼痛、脓包等不同程度反应,个别过敏体质者可能会引起严重过敏反应导致过敏性休克,若医治不及时甚至可能造成死亡。

  2、如何判断红火蚁

  判断红火蚁一看蚁巢,红火蚁蚁巢一般呈隆起山丘状;二看体色和形态特征,红火蚁体头腹部呈红色,腹部红黑色,背部有两个结节状驼峰;三看行为特征,红火蚁具有主动攻击性,红火蚁蚁巢一旦受到惊扰,蚁群即倾巢而出攻击入侵者。

  3、如何避免被叮蛰

  红火蚁喜欢在草丛、荒地、果园、公园绿地、草坪、园林绿化带等地方筑巢,在红火蚁及蚁巢受到干扰时就会主动攻击。只要不长时间在红火蚁活动区域停留或触及蚁巢,干扰其活动,完全可以避免被红火蚁叮咬。如果到公园绿地活动时,多留意落脚的地方附近有没有蚁丘,确实需要在红火蚁活动区域活动、劳作,要加强个人防护,穿长袖上衣、长裤、袜子及高筒水鞋等。

  4、被红火蚁蜇伤怎么办

  当红火蚁活动或蚁巢受到干扰时,红火蚁会攻击入侵者,螫叮时身体呈弓形,首尾相连用尾部的螫针螫叮人,将毒蛋白注入人的皮肤,螫叮时会产生灼热样持续性疼痛,不同体质的个人会产生局部皮肤红润、硬肿、脓包等不同程度的过敏反应。一般伤口出现痒痛、红肿等症状,要先用肥皂或清水清洗被叮咬的患部,并冰敷。一般可用肤轻松软膏、皮炎平、皮康霜等含类固醇的药膏涂抹患部。要尽量避免搔抓患部,避免将脓包弄破,以防伤口的继发感染。若多部位受伤、出现全身症状或过敏时,必须马上去医院就诊。

  来源:道滘、樟木头农技中心


原文链接:http://nyncj.dg.gov.cn/zixun/zjdt/content/post_3798040.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