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动态 > 新田野生黄壳笋卖到了粤港澳大湾区

新田野生黄壳笋卖到了粤港澳大湾区

发布时间:2022-04-30 作者:佚名 来源:永州市人民政府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采摘各种野菜尝鲜的最佳时候。新田县骥村镇的群众不仅把当地野生的黄壳笋做成餐桌上的各种美味佳肴,还通过政府搭建的销售渠道,卖到了粤港澳大湾区,趟出了一条增收的“野路子”。

  

  这段时间,新田县骥村镇贺家村村民唐述光,每天一大早便会到村里的山上采摘黄壳笋,由于眼下正是黄壳笋大量出土的时候,用不了两个小时,他便采回来一大堆竹笋,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对刚刚采摘回来的黄壳笋进行分类、剥皮、打捆,下午便会有蔬菜经纪人到村里来集中收购,第二天一大早便可以出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菜市场。

  “我们村的这个竹笋,品质很好,不愁销路。每年到这个季节,家家户户都可以赚15000元左右。”唐述光说。

  

  新田县骥村镇拥有上万亩的天然毛竹林,每到春季,黄壳笋便纷纷破除而出,当地群众也纷纷上山采摘这种大自然的馈赠。温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使得这里的黄壳笋脆嫩爽口,香甜味美,可以做出凉拌竹笋、血鸭竹笋、腊肉竹笋等各种美味佳肴,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由于每家每天采摘的黄壳笋数量比较有限,如果每家每户自己进城卖,不仅成本高,而且会占用很多劳作时间,所以老百姓采摘的黄壳笋一般自己食用,很少在市场上售卖。近年来,新田县结合当地实际,整合蔬菜产销组织,进行市场开拓,推进蔬菜经纪人联盟、蔬菜销售联盟建设,充分发挥蔬菜经济人的作用,深入蔬菜主产区和特色蔬菜产区上门收购。

  

  如今,每天下午,城里的蔬菜经纪人都会开着大卡车进村收购黄壳笋,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把每天采摘的黄壳笋卖掉,以前只能自采自销的野菜如今成了增收的新路子。目前,骥村镇每年的黄壳笋销售额达到500余万元,拓宽了当地群众增收的渠道。

  

  新田县骥村镇党委书记李彬彬表示:“我们正在筹备建设加工车间,申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准备将黄壳笋打造为新田硒锶产品的又一拳头产品,进一步发挥骥村特色资源的效益,促进群众增收致富。”(新田特约记者 蒋军君 刘姣) 


原文链接:http://nyw.yzcity.gov.cn/nyw/0203/202204/0fe3fb0e09f944c9afda6399b7988b86.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