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拿大一枝黄花在我国多地迅速扩散,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产生巨大影响和破坏。“一株黄花一年能产生2万多粒种子,随风扩散”,这种“恶魔之花”有多“狡猾”,从其扩散速度可见一斑。
2021年秋季开始,武汉拿出了极大的魄力,向加拿大一枝黄花宣战。今春以来,天气适宜,植株尚小,“加拿大一枝黄花”剿灭战迎来最佳时机。力战不怠,且愈战愈勇,喜人的是,武汉初战告捷,战果已经初步显现。
3月开始,湖北之声记者全程跟踪采访了这场加拿大一枝黄花“剿灭记”,这场声势浩大的全民行动,让记者在采访过程中震撼不已,在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范畴,践行总体国家安全成为共识的当下,武汉这么大规模的发动,如此有决心的投入,意义究竟在哪里?不如和我们一起“复盘”这次的战况。
缘起:“狡猾”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早在2004年,湖北省林业局就根据林业有害生物分布及危害状况,将加拿大一枝黄花列为补充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当时,加拿大一枝黄花仅分布于洪山、汉阳、青山区域。2018年,林业部门在普查工作中发现,这个入侵物种已经出现在了新洲区。
新洲区林业站副站长王菊香说:“2018年,新洲区的318国道边就出现了这种黄花,大约有三亩地,可到了2021年,新洲区要清除的面积已增加到700多亩。因为它适应性比较强,像沟渠、抛荒地以及公路沿线是最多的。”
根据相关科学研究资料显示,一株加拿大一枝黄花,每年可产生2万粒种子,即便种苗发芽率低,形成植株的数量也非常巨大。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所专家褚世海对加拿大一枝黄花有多年研究,认为其危害性不可小觑。他说:“它的繁殖特性使它具有极强的竞争力和扩散能力,严重威胁了本土生物多样性。早在2010年,加拿大一枝黄花就被列入了《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
专家褚世海介绍黄花幼苗特性
志愿者正学习辨识黄花幼苗,方便寻找拔除
对策:一张神秘的地图
加拿大一枝黄花如此狡猾,可有应对之策,别急,且听分解。
3月29日中午,得知武汉市新洲区已开始春季清除“黄花”行动后,家住狮子岩村的农民喻正文抄起电话急吼吼地给街道林业站打电话。他说:“我们村里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又冒苗子了,你们什么时候来看一下啊……”
半个小时后,和林业部门工作人员一块赶过来的还有新洲区农业农村局余昌鹏科长。余昌鹏介绍,这个举报点去年已“记录在案”,类似这样做过标记的清除点,新洲一共有24处。余昌鹏边查看现场情况,边把情况上报到武汉市农业农村局。
长在沟渠边的加拿大一枝黄花
在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全市加拿大一枝黄花清除工作的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科教与种业管理处处长王火明正站在一张电子地图前和同事们讨论春季清除工作。王火明说:“新洲区报上来的情况,大家都很清楚,去年清除的点位,幼苗又长出来了,其他各区的情况基本一样。下一步,我们要以这张作战图为导向,精准定位,逐点清除。”
王火明说的作战图全称为“2022年武汉市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作战图”。这张图是在武汉市行政区划图上,把发现有黄花生长的地理位置标注出来。每一朵小黄花就是一个清除点,每个清除点都有一个编号,共标有720个点位,每一个点的经纬度都清清楚楚。
作战图
划重点:做这张图之前,全国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对加拿大一枝黄花分布的情况做准确的地图数据标记。
武汉市洪山区青菱乡居民正在清除黄花
全民参与,提供点位数据,率先在全国“挂图作战”,武汉对阵加拿大一枝黄花,有了十足的底气。大数据支撑,精准也成了这场剿灭战的关键词。记者采访的这一个月时间里,“点位标识”克服了春季幼苗不易识别的难题,为战斗争取了前所未有的主动。
地图上的黄色点位一个个退出视野,新增点位动态呈现,让这场战斗增加了许多的“科幻氛围感”。正所谓“一图在手,攻略我有”。
高潮:一波席卷而来的行动
有了图还不够,这场和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战斗,更需要全社会加入,一波全员参与的行动席卷而来。
4月3日上午,根据武汉市农业部门提供的防除作战图,记者来到37号点位——武汉市黄陂区横店街光明村。40位村民志愿者正火速集结,在黄陂区农业技术专家的指导下,用药剂喷洒。7天内,该点位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被全面围剿,防除行动大获全胜。
武汉黄陂区村民正在打药清除
待清除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幼苗
4月7日,武汉市江夏区林港村周边的加拿大一枝黄花已经长到半米高,有的还长进了农田、林地里,挤占农作物的生长空间。村党总支副书记付启进连续召集3次村小组大会,听取农技专家的研判,为了不伤害其他作物,他们没有用药物喷洒,而是选择人工铲除。群防群治,“手动”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同样高效,4月上旬,该村就清除了230亩加拿大一枝黄花。
4月以来,仅在武汉江夏区、黄陂区,就有数千人次参与防除,近8成点位被消灭。武汉市黄陂区农业农村局科教与种业管理科负责人张颖芳愈发坚定。她说:“对付加拿大一枝黄花,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为了和加拿大一枝黄花抢时间,做到科学、高效防除,线上线下培训必不可少。目前,武汉已经建立起了从市到区再到街道的专家库,随时给出具体治理方案。以新洲区为例,14个街镇和开发区的农业中心主任都参与到了培训普及工作中,武汉市新洲区农业农村局科长余昌鹏介绍:“我们14个街镇和开发区的农业中心的主任,通过村干部培训开会,来普及防除的要点和步骤。”
除了各区农业部门、街道参与以外,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乡建设局、城管委等12个部门以及各大型企业也参与进来,按照各自管理的区域进行防除。中建三局总承包公司基础设施分公司办公室主任万娅恬告诉记者,中建三局已在40个工地里发现这种黄花。企业通过主题团日活动,让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参与到防除工作中来。
中建三局志愿者正在参与清除
目前,30个志愿团队、企业、高校也积极加入,武汉市已投入近1.4万人进行防除。“2022年武汉市加拿大一枝黄花防除作战图”上的720个点位已清除547个。
尾声:一场没有结束的战斗
4月,这一轮的防除战已经迎来了“决胜局”。
随着成效显现,武汉市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除经验也不断“出圈”,引发全国各地关注。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站长樊丹认为:“武汉这次的剿灭战,走的是名副其实的群众路线,各部门联合、各负其责、共同履职,探索践行生态文明大背景下的群众路线,这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好方法。我们也看到,确实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生物入侵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万方浩认为,“武汉样本”的意义,不仅在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他分析说:“这也为其他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提供了经验。全民动员、属地管理,这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武汉市洪山区城投公司组织人员防除
初战告捷的同时,武汉也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王玉珍说:“基于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生物特性,其防除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这是一场未完待续的全民战斗。下一步,我们将全方位动员,组织相关部门联合行动,以群众全面参与的对策,加大科普力度,加强社会动员,守护好我们共同生活的家园。”
附件:
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