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昆明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探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宣传模式,进一步强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的释法宣传,3月29日,昆明市农业农村局一行到宜良县匡远街道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普法宣传活动,市、县、乡、村四级农经干部、宜良县仲裁委、匡远街道调解委员会参加了此次宣传活动。
宣传内容全面、资料丰富
围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律法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等内容开展。活动现场悬挂“昆明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法治宣传活动”的横幅,让群众可以一目了然,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内容录制成音频,并用小蜜蜂扩音器滚动播放。发放无纺布袋1000个,宣传资料1000份,纸杯6000个。很多农民群众在拿到纸杯后,都很高兴地读着纸杯上的字:“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切实保障农户土地承包权益,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安宁。”通过本次宣传活动,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土地承包、流转、调解仲裁的相关知识,不仅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营造了声势,更加能够增强群众的法制观念,加深了群众对土地承包政策法规、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等相关知识的了解。
强化释法宣传,减少纠纷增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是继《农村土地承包法》后国家颁布的有关农村土地承包的专门法律,标志着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律体系日臻完善,自2010年施行以来,对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克服法律条文长,内容多,农民群众看不明白等困难,昆明市农业农村局不仅仅是散发宣传资料,还围绕农民群众关心的土地承包管理、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等内容,整理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二十问》宣传折页,条理分明,内容简明扼要,并留了昆明市级以及各县(市)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部门的联系电话,吸引了很多群众上前翻看,有10来个群众现场询问,工作人员用群众喜欢听、听的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有位老人家说:“我识字不多,眼睛也花了,看(文件)也看不来,这回放了听听,挨你们说说,知道村上没有骗我,(担心的事情解决了)我放心了。”
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
这次送法进村,市、县、乡、村四级的农经干部在场,宜良县仲裁委、匡远街道副书记、匡远街道调解委员会都有同志在场。利用这次送法进村的时机,组织大家在宣传点开了一个小型座谈会,针对匡远街道的土地矛盾纠纷、调解员名册管理、调解仲裁员培训、如何完善工商资本租赁农地的风险防范机制等问题做了研讨,分析研判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乡镇干部在一线调解工作,不仅需要学习农村土地承包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调解仲裁实务,更需要学习并积极推广《农村土地经营权出租和入股合同示范文本》,通过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环节,减少矛盾纠纷,让干部多跑腿,让农民少跑路,尽量减少因为土地经营权引发的纠纷。
通俗易懂讲政策 明确责任抓落实
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稳定的,承包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土地承包经营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最根本的权益。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土地越来越珍贵,土地的财产性价值正在增长,农民维权意识增强,引发的纠纷随之增加。“十四五”是我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需要稳定的农业经营制度和农村社会环境作保障。下步,各级农经干部将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坚持“一线工作法和典型引路法”,强化释法宣传,进一步理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工作机制体制,拓宽解决渠道,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安宁。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