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做好今年全市春耕生产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做好气象服务工作
(一)今年1月以来气候概况
2022年1月1日~2月28日:我市平均气温9.5~11.0℃,与历年同期相比偏低1.2~1.6℃,日照时数74~80小时,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少3~4成。雨量282.9~335.5毫米,与历年同期相比偏多6~9成。雨日35~40天,比历年同期偏多9~12天。
1月份我市平均气温正常,降水量偏多,日照时数偏少。1月上旬前期天气利于在田作物的长势恢复和柑橘采收及犁翻田地、冬修水利等农事活动开展,其余时段全市大部以阴雨天气为主,不利于砂糖桔、沃柑等水果的采收上市,月内出现的数次大范围降雨天气过程,利于我市山塘水库的蓄水。
2月份我市平均气温显著偏低,降水量偏多,日照时数略偏少。2月上旬至下旬前期我市持续的低温阴雨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下旬中后期我市气温逐步回升,对我市开展播种、育秧、移栽等系列农事活动都十分有利。
(二)春播期间气候趋势预测
1.降水与气温预测
预计:2022年3月贺州市降雨量150~200毫米,平均气温15.0~16.0℃,与历年同期相比,降雨量偏多1~2成,平均气温偏高1℃左右。主要降水过程出现时段:11日-14日,受冷空气影响,有中雨,局部大到暴雨;19日-21日,受弱冷空气影响,有小到中雨;24日-27日,受冷空气影响,有中雨,局部大到暴雨。
4月份贺州市降雨量160~200毫米,平均气温20.5~21.5℃,与历年同期相比,降雨量偏少1成,平均气温偏高0.5℃左右。
预计贺州市2022年春播期内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12℃的低温阴雨天气过程结束期出现在3月中旬,较常年偏早。预计3~4月出现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8℃低温天气过程的可能性小。
2.3月上旬天气趋势预测
预计3月上旬降雨量30~50毫米,平均气温14.5~16.0℃,与历年同期相比,降雨量基本持平,平均气温偏高1.5℃。主要天气过程:2日,阴天转多云;3日~5日,阴天有分散小雨;6日,小雨,局部中雨;7日~8日,多云到晴;9日~10日,阴天到多云,有分散小雨。
二、早谋划,抓早抓好春耕生产工作
(一)增强防灾减灾意识,适期开展播种育秧
2月以来全市出现了连续低温阴雨天气,3月份也面临持续低温阴雨寡照等气象风险,对今年早稻播种育秧将会产生不利影响,各地要切实增强防灾抗灾减灾意识,将适期开展早稻播种育秧作为推动春耕生产、促进夏粮增产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牢抓实。各地要根据种植区域、播种习惯及天气变化,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播种育秧。一般情况下,当平均气温稳定在 12 ℃以上即可播种,
南部乡镇稻作区(灵峰镇、铺门镇、信都镇、仁义镇、木格乡、马江镇)早稻适宜播种期为3月上旬中至 3月中旬;全市中部稻作区为3月中下旬,富川及其余县区北部乡镇稻作区为 3 月下旬至4月初。
(二)选用优良品种,搞好双季稻熟期搭配
各地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科学选用生育期适宜的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品种,规划好早、晚两季品种熟期搭配,确保早稻避过倒春寒、晚造避过寒露风的危害,实现全年增产丰收。
1.选择优良品种
因地制宜优先选择野香优莉丝、野香优丝苗、晶两优534、 乾两优8号、广粮香2 号、壮香优白金5、丽香优5号、野香优巴丝、丰惠2668、银泰优8号、邦两优香丝苗、穗香优 963、香优龙丝苗、粮发香丝、广 8 优香丝苗、丰田优泰香占、满香优 1109、鑫丰优 868、原香优 361、昌两优丝苗、穗香优 9168 等优质稻品种以及其他特色优质水稻品种;加大丰田优 553、深两优 8386、Y 两优087、H两优991、和两优713、万太优 3185 等广西本土选育的超级稻品种的示范推广力度。
2.搞好熟期搭配
早晚稻品种搭配原则:南面乡镇选择迟熟+中熟或中熟偏迟+中熟组合;中部乡镇采取中熟偏迟+中熟或;迟熟+早熟组合,北面乡镇及山冲田、冷浸田等易受寒露风危害的地方应当选择中熟+中熟或中熟+早熟组合。
(三)密切关注天气,及时浸种催芽
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采用“冷头浸种,冷中催芽,冷尾回暖播种”的方法,及时浸种、催芽、播种,争抢季节,掌握生产的主动权。一是要浸好种。浸种前应在晴天先晒种半天,浸种时要结合种子消毒进行,可先用25%咪酰胺乳油2500~3000 倍稀释液或40%三氯异氰尿酸(强氯精)300~500 倍稀释液或50%多菌灵500倍药液浸种消毒6~8小时,捞出种子用清水洗净后,再用流动清水浸种6~10小时,水温低时适当延长。二是要催好芽。催芽时温度控制在35 ℃~38℃,温度过高或过低都要及时调整。谷种露白破胸后待芽长至半粒谷、根长至1粒谷的长度时,摊开在常温下炼芽3~6小时即可播种。工厂化育秧在破胸露白时播种,不需催长芽和炼芽。
(四)统一集中育秧,推广防寒育秧
在育秧方式上,尽量采取集中防寒育秧,采取统一品种、统 一消毒、统一催芽、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的“五统一”育秧措施,大力推广抗逆防寒育秧技术,提高秧苗抗性,培育带蘖、多蘖矮壮秧。要根据插植方式选择适宜的育秧方式,采取抛秧及人工插植的可以选择编织布隔层育秧及传统大田塑盘拱棚育秧,采取机械插秧的可以选择工厂化育秧。
1.编织布隔层育秧。主要技术关键点:(1)整畦施肥。按畦 面宽 1.2~1.5 米、沟宽 30~40 厘米的规格起厢。整地时施足腐熟农家肥或淋足粪水,也可以用复合肥作底肥,每平方米秧田施复合肥50~80克。播种前浇足浇透底水。(2)铺布摊泥。选用透水、透气性好的编织布。切割成每块规格:长60~75 厘米,宽 40~50厘米。铺布时拉紧铺平、贴紧畦面。然后铺上厚度为2厘米左右的肥泥或泥浆,用耥耙耥平。(3)配套使用旱育保姆。将精选的稻种放入清水中,早稻浸泡 12~15 小时(可至破胸前),不用催芽,然后将浸好的稻种捞出,沥至稻种不滴水时倒入瓷盆(水桶、圆底盘等)中,慢慢加入旱育保姆,滚动包衣,直至旱育保姆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稍为晾干后播种。旱育保姆一袋(350克),拌稻种1.0~1.2 公斤。(4)播种。将经旱育保姆包衣的种子均匀播撒,每平方米播种量:常规稻 80~100 克,杂交稻 50~60克,秧龄长的适当稀播。要压种入泥或用细土盖种,并喷施专用除草剂,如秧田一次净等。
2. 塑盘育秧。塑盘育秧选用 434 孔或353孔的大孔塑盘,每亩大田需秧盘 55~60 张(434 孔)和 60~65 张(353 孔),配套使用壮秧剂。其他按照常规塑盘育秧方法进行。使用壮秧剂:按每张秧盘 10~15 克的用量将壮秧剂与适量的细泥或泥浆拌匀,撒施或灌满秧盘,然后播种。
3. 工厂化育秧。播种前准备好营养土或商品基质等物资,种子破胸露白后利用自动化流水线一次性完成装(营养)土、淋水、播种、覆土等工序。每亩大田用机插秧硬盘 20~22 张。每盘播种量:杂交稻75~100克,常规稻 100~125克。播种后放在育苗棚或催芽室内叠盘催芽,每叠10~15盘,顶盘用空盘加重物镇压。
(五)加强秧田管护,培育健壮秧苗
播种后要加强秧田管护,科学调控好温湿度,合理运筹好水肥药,促进秧苗健壮生长。
1.盖好膜
早稻育秧期间温度变化较大,播种后需覆盖薄膜(棚膜)以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大田育秧盖膜前要先插好竹拱,每50厘米插一片,并尽量深插,以增强抗风能力,边盖边用泥土压实四周。大棚育秧、工厂化育秧的要经常检查周边棚膜是否覆盖严密,确保防寒保温效果。
2.管好水
秧田期水分管理以湿润管理为主,如遇持续低温阴雨天气时 要排干田水,防止渍水,提高土温,减少烂秧死秧。旱育秧床土发白、编织布隔层育秧表土开裂要适当浇水。如天气回晴过程急剧,阳光较强,要适当灌水,白天揭开薄膜通风,以缓和温度剧烈变化,待天气稳定回暖后再逐渐把田水排浅排干。编织布隔层育秧在起秧前 12~20 小时浇一次透水,起秧时分块掀起,卷成筒状运秧。
3.施好肥
天气转晴稳定回暖后,对于长势弱的秧苗,用磷酸二氢钾等叶面喷施,促进秧苗恢复生长。移栽前 5~7天施送嫁肥,用稀粪水或沼气液或1%~2%的尿素液淋施。
4.控好苗
秧苗长势过旺,可用多效唑进行控苗,每亩秧田用15%多效唑40克兑清水 30~40公斤喷施;如控长过度,秧苗过矮,可以 灌水,或用稀粪水、沼气液、1%~2%的尿素液淋施,严重的可以 喷施九二○(赤霉素)解除。
5.通好风
1 叶至 2 叶 1 心期间,低于 25℃时密封保温,高于 25℃时,两头揭膜通风。2 叶 1 心时开始炼苗,先揭两头,再揭一边,保持膜内温度20℃左右。移栽前 3~5天,可全部揭膜,但遇到寒潮天气必须盖膜防冻。低温过后遇晴天,忌突然揭膜,应先通风炼苗再揭膜。
(六)喷好药,防好病
低温阴雨天气易诱发腐生性病菌侵害而出现烂秧死苗,要注意喷药防治。发生绵腐病和立枯病时,可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敌克松等杀菌剂进行防治。
移栽前 3~5天打好送嫁药,用异稻瘟净加病毒A或吡虫啉加病毒 A 喷施,预防螟虫、稻瘟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
(七)适龄适时移栽,科学合理密植
早稻机插秧适宜秧龄为15~20天,叶龄为3.0~3.5叶;其它育秧方法的适宜移植秧龄为20~35天,叶龄为3.0~4.5叶。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 15℃时,抢晴插秧,争取在五一前后完成移栽。
当前生产上普遍存在种植密度不足的现象,因此各地要适当增加种植密度,为增加有效穗数实现高产稳产创造条件。南部稻作区杂交稻适宜抛插密度为每亩1.6~1.8万蔸,常规稻适宜种植密度为每亩1.8~2.0万蔸。中部乡镇稻作区杂交稻适宜抛插密度为每亩1.8~2.0万蔸,常规稻适宜种植密度为每亩2.0~2.2万蔸。北部乡镇稻作区杂交稻适宜抛插密度为每亩2.0万蔸左右,常规稻为每亩2.2万蔸左右。
抓春耕生产粮食是大头,春播春种粮食面积、产量均占全年的一半以上,抓好春季粮食生产,不仅对上半年粮食丰收和提质增效有利,而且直接关系到晚稻规避寒露风灾害。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区和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扎实推进春管春播各项工作。一是要落实春耕备耕工作领导责任制,因地制宜,紧抓时机,及早谋划,及早部署,全力以赴打好春耕备耕第一仗,实现春季农业生产开门红。二是要加强督导检查,在制度、作风、人力和物力上提供坚强保障,确保春耕备耕工作顺利开展。三是要确保种子、化肥、农药及农地膜、抛秧塑盘、旱育保姆、壮秧剂等农业生产资料的贮备和及时足量供应。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加大农资执法力度,全面开展以种子、化肥、农药等为重点的农资打假治理行动,确保农资数量保证、质量可靠、价格稳定。四是密切与水利部门的联系,抓好水库蓄水保水工作,做到科学用水,节约用水,确保春播用水需求。五是要认真抓好春播春种前的农田统一灭鼠工作,确保育秧春种作物的出苗安全。灭鼠药要选用高效、低毒性的敌鼠钠盐、杀鼠迷等抗凝血鼠药。
贺州市农业农村局
贺州市气象局
2022年3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