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下寺湾镇坚持以镇村治理联动联创为抓手,突出“四个注重”,狠抓“五个结合”,促进“五个提升”,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渡期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项举措,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着力改善人居环境,助力美丽镇村建设,不断提升全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突出“四个注重”,强化责任落实
注重综合施策。为全面铺开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确保工作顺利推进,镇党委、政府在每周一干部例会上调度安排,针对重点点位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安排专人专项督查推进。发动村干部、网格员、公益性岗位带头行动,先从自家院落整治做起,要求挂片驻村干部蹲点守候,逐村逐户盯住推进,借助“村村响”广播滚动式宣传,结合清明文明祭祀、平安创建、扫黑除恶常态化开展教育引导,强化“信用甘泉”、志愿服务等活动示范带动,鼓励引导更多党员群众由被动到主动,积极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逐步形成群防群治的新格局。
注重责任落实。制定镇村人居环境整治方案,成立镇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村(社区)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镇一级明确一名党委委员和各片长分抓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在落实工作上既各有侧重,又相互配合,统筹推进;村一级明确支部书记、副书记为第一责任人,落实以村为主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任务,全镇上下形成齐抓共管、步调一致、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注重宣传引导。指导各村开好群众会、广播会,深入宣传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目的和意义,让村民切切实实看到整治效果,动员大家投身美丽家园建设,激发村民动力。号召各村党员干部带头开展清洁村庄、清洁庭院活动,“党员做给群众看,群众跟着党员干”,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注重督导考核。结合实际制定了《农村环境整治与管护考核办法》,把农村环境整治纳入对村两委每季度的绩效考核,坚持每个村每季度推进一个自然村,实行月调度、季考核,采取现场观摩、现场点评、现场打分,强化督导考核,注重结果运用,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持续深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狠抓“五个结合”,促进“五个提升”
与污染防治相结合,提升农村环境。严格按照“蓝天碧水净土”工作要求,以房前屋后沟河渠、排水沟等治理为重点,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清理沟渠杂物,全面禁止秸秆焚烧,清除整治地膜污染。积极争取一事一议、美丽镇村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等奖补资金,对村庄周边内外进行综合治理。开展了水质不达标的洛家沟河、雨岔河、蛇河沟河流域污染源溯源整治工作;对张家沟5家农家乐存在疑似污水直排现象进行整改。同时,大力开展畜禽养殖粪污排放整治,累计整改养殖户34家,无害化处理9处;清理各类河道沟渠垃圾、污水偷排36处,清淤土方1300余方;死水坑、黑臭水体彻底消除,农村生产环境整体改善提升。
与农村户改厕相结合,提升清洁文明。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从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把小厕所作为大民生来抓。始终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把“群众用不用得上、用得好不好”作为衡量这项工作的硬指标。在实施户改厕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以进院入户为目标,结合旧厕址面积、方位、地势等情况,因势利导,分户施策,让群众积极参与、全程监督、全力配合,确保户改厕建得好、用得上。截至目前,完成了田家沟、程家纸坊2个村整村推进,整改旱厕156个,高标准建成无害化厕所104个,有效杜绝旱厕蚊虫滋生,使用效果好,群众认可度高。
与文明评选相结合,提升创建标准。以“信用甘泉”、爱心超市为抓手,在全镇范围内积极开展“清洁文明户”“净美家庭”“健康家庭”等评选活动,让更多群众参与到评选活动中来,通过评选活动把农村环境整治、镇风文明建设延伸到每个家庭,引导群众自觉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增强群众文明卫生意识。评选活动坚持标准、严格程序,自觉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逐步推动评选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广大群众认可度和参与度。全镇共开展“净美夺旗”活动21次,评选出“清洁文明户”263户,评选推荐星级农家乐15户,申报“健康家庭”11个,开展文化下乡活动13场次,爱心义诊32场次,通过系列活动,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农村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张家沟、闫家沟分别申报创建省、市级健康村庄,有效促进镇区品位提升。
与乡村振兴项目相结合,提升基础硬件。以镇区街道改造工程为统揽,积极谋划项目向周边村庄延伸,将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通村道路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提升、人居环境改造等项目,统一打包规划设计,着力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镇区主街道人行道改造硬化9000平方米;社区新庄洼完成村干道硬化18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38个;程家纸坊、张家沟完成整村提升前期规划,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与景区创建相结合,提升镇区品位。通过召开现场会、示范亮点带动、以点带面推动等方式常态化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围绕重点难点,集中整治脏乱差,全面推进“三堆五乱”治理,累计组织1720人次,动用大型器械52次,清理“三堆五乱”142处,拆除违建大棚耳房、私搭乱占等48处,清运处理垃圾760吨,村组卫生死角基本消除。在今年,龙嘴沟村将老旧窑洞改造成为民俗文化博物馆,凸显黄土高原农耕文化,用农旅融合思维为全县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供了有效借鉴。为协调配合大峡谷4A级景区创建,各村道和农户院落累计栽植景观树种5000余株,种植花草340余亩,镇区配置花坛100个,旅游沿线环境整治和绿化靓化得到显著提升。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