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经典报道 > [营口]一粒营口大米的机械化之路

[营口]一粒营口大米的机械化之路

发布时间:2021-12-22 作者:佚名 来源:辽宁省农业农村厅

   

    从秧盘里的稻种到餐桌上的米饭,一粒营口大米经历了怎样的机械化旅程? 春耕4月,是营口地区开展水稻育苗的关键时节,一条条水稻育秧生产线在田地里全速运转。稻种顺着传送带,“乘”着育苗盘,经过自动化填底土、压土、洒水、播种、覆土、扫刷等工序进入大棚。育苗大棚里装置了自动控温和喷灌系统,可以保证稻苗生长所需的温度和湿度,育出的稻苗根系发达、长势均匀,且更利于机械化插秧。今年,营口市共有水稻育苗大棚4000多栋,育苗约1300万盘。工厂化育秧比例较去年提升10个百分点,达到90%以上。 

    

    5月,插秧季到来。种粮户驾驶着插秧机在田间往来穿梭,秧板下欢快的“小手”依次抓取一撮撮秧苗,迅速插入水田,白茫茫的水面顷刻间一片葱绿。6月1日,我市插秧工作全面结束,全市插秧面积达62万亩。水稻插秧机械化率达到95.5%,进一步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效率。 

    夏耘整个夏天,温度、光照、风力、病虫害等因素都足以左右水稻的长势。除虫除草、祛病除菌、施肥灌排……农业植保无人机登场。无人机的效率非常高,每天“打理”千亩水稻不费劲。1个飞手操控1台无人机作业,其工作量相当于12个人工。而且,无人机喷施均匀、精准、节省农药、肥料。今年,我市以稻瘟病为防治对象,开展2021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补助病虫害防治项目,采用植保无人机统一施药作业,防控面积2.5万亩。 

    秋收、冬藏辛苦了一年,10月秋收大片上映。稻田里,收割机轰鸣作业,收割、脱粒,一气呵成。金黄的稻谷滑落进车斗,发出“簌簌”的声响。很多农民已多年未摸镰刀,习惯了“坐在炕头”等收粮。今年,我市水稻产量预计实现42万吨,最高单产达到900公斤,平均亩产687公斤,两项指标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82%。 

    加工又到一年卖粮时。一车车稻谷从农户粮仓进入一家家大米加工厂。鹏昊、渤海、禾丰源等米业龙头企业拥有东北地区领先的稻米加工生产线以及成品检测、包装设备,带动着全市70余家大米加工企业提档升级,提升了营口大米整体质量。伴随着流水线作业的隆隆声,经过磨米、分级、抛光、色选,稻谷从颗粒归仓到入袋封装,最终化身百姓餐桌上香喷喷的米饭。 未来,营口还将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原文链接:http://nync.ln.gov.cn/nyyw/qsnyxxlb/202112/t20211220_4474507.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