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朝阳市榆树林子镇党委政府审时度势,继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依托原有的下窑沟村蔬菜品牌基础,集中精力扩大种植规模,做大做强以硬粉西红柿、无丝豆角为主要品种的蔬菜基地建设,以一业兴百业,最终实现农民增收的共同富裕目标。
榆树林子镇蔬菜大棚最早兴起于下窑沟村。从2016年开始初具雏形,到今年渐成气候,其发展速度走在了村发展设施农业的前列。截至2020年末,下窑沟村共建日光温室1500标准栋,集中连片占地面积达645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100%。该村惠泽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实行“六统一”管理办法,即统一栽种品种(上茬番茄,下茬豆角),统一时间种植,统一供苗,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销售,并注册了“下窑沟番茄”“下窑沟豆角”商标。目前在该合作社从事设施农业生产的有600余户1500多人,棚户户均年纯收入约20万元。其中贫困户47户99人,户均收入4到6万元不等,实现了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全覆盖。
为进一步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步伐,榆树林子镇发挥下窑沟村辐射周边村屯的带动功能,由镇政府牵头,统一协调土地流转,在中官营子、前营子、孤山子、大拉罕沟村实施政策支持,年初再发展设施农业2000余亩,全镇大棚总面积超万亩。其中,中官营子村600多亩120多栋,赶上今年市场行情好,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回本。村支部副书记李晓玲也经营着一栋长170米、宽8.5米的大棚,第一茬西红柿纯收入7万多元,加上第二茬豆角收入,年收入估算能到20多万元,人均4到5万元,她说:“谁说农村不如城里,还有比这更好的挣钱项目吗?”
目前,榆树林子镇已着手在下窑沟村建立一处设施先进、功能齐全的大型综合蔬菜批发市场。计划投资3000万元,占地30余亩,现在正在完善相关审批手续。通过招商,拟引进三家农事龙头企业,对西红柿、无丝豆角等蔬菜进行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深度融合乡村旅游业发展,打造集观光采摘、民俗体验于一体的旅游休闲小镇。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