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资讯动态 > 发展藜麦产业 塑造“中国藜麦之乡”品牌形象

发展藜麦产业 塑造“中国藜麦之乡”品牌形象

发布时间:2021-07-21 作者:佚名 来源:忻州市农业农村局

  

  

  2011年静乐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功引进和推广了藜麦种植,让源于南美的珍稀作物藜麦——举世瞩目的“营养黄金”在山西静乐“安了家”,并在2013国际藜麦年的金秋八月,获得了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花卉食品专业委员会授予的“中国藜麦之乡”荣誉称号。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乡村产业特别是延长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全县藜麦特色产业全产业链培育为引领,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静乐县将通过七个强化全力推进塑造“中国藜麦之乡”品牌形象。

  强化品牌建设,塑造“中国藜麦之乡”品牌形象。静乐县积极开展“静乐藜麦”地理标志认证,现已和第三方签订合同,正在准备申报材料;打造静乐藜麦文化载体,制作《藜麦之歌》MV和《藜麦画册》,现已和制作公司签订合同,正在录制音频和拍摄视频阶段。

  强化科技引领,打造“中国藜麦之乡产业园”。以推动全国藜麦产业发展为方向,将杂粮现代产业园建成集育种、制种、种植、防治、加工、培训、研发、冷链仓储等为一体的全国首家藜麦专业产业园区。挂牌“中国藜麦之乡产业园”,建设藜麦制种加工厂、藜麦展示中心、藜麦科研实验场所、藜麦基因库、藜麦展示交易中心、藜麦万吨级立体仓储库等。目前,规划设计图纸已经完成,正在全力推进施工进度。

  强化品种试验,掌握产业发展关键。建设藜麦新品种试验与展示基地1000亩、“区块链+有机旱作”生产基地2000亩、藜麦有机旱作科研示范基地1000亩。开展种子“卡脖子”关键技术攻关,掌握藜麦产业主动权,占领全国藜麦产业发展制高点。

  强化特色作用,提升产业价值链。在鹅城镇王端庄湿地公园附近建设藜麦向日葵特色种植基地1500亩,在五家庄汾河畔附近建设藜麦向日葵特色种植基地1500亩。充分发挥藜麦、向日葵的观赏价值,打造“农田彩带”,吸引游客参观,提升藜麦特色产业的价值链,扩大“中国藜麦之乡”的影响力。目前,已经按照规划设计,完成播种任务。

  强化规模效益,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以集中连片、规模化的原则扶持22家主体建设优质藜麦种植示范基地共2万亩,同时带动农户进行小面积分散种植,将该县藜麦种植面积扩大到4万亩左右,夯实藜麦特色产业发展基础。

  强化主体培育,提高藜麦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积极培育“中国藜麦之乡”高素质农民“万人输出计划”,从不同类别,分环节、分技术、分层次开展藜麦全产业链开发各阶段专题培训,深入开展“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今年先行培育2200人,五年计划培育10000人。目前,已开展培训18期,共完成培训1000人左右。

  强化精深加工,延长产业发展链条。以“出产品、创品牌”为根本出发点,积极开展藜麦精深加工,大力发展藜麦提取物和配方颗粒生产,引导藜麦原粮、初级加工产品向更高价值链转化,提高附加值。


原文链接:https://nyncj.sxxz.gov.cn/zwyw/xzyw/202107/t20210720_3657120.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