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首页 > 各地动态 > 让科技成果落地生“金”——白城燕麦科企对接助推产业发展

让科技成果落地生“金”——白城燕麦科企对接助推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21-07-10 作者:佚名 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7月,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燕麦荞麦试验基地内,在绿色的燕麦映衬下,金色的油菜花、红色的荞麦花形成了党旗图案,再过几天,这些燕麦将被收割,准备下茬复种。

  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伴随着白城燕麦科学研究不断深入,生产体系持续完善,燕麦产量增长、质量提高,产业链逐步延伸,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

  为提升燕麦附加值,作为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任长忠带领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团队将研究重点从育种和栽培转向优质原料生产和加工。2006年,白城燕麦成为首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燕麦产品。

  近年来,白城市农科院以科企为支点,将科研、教学单位与加工企业紧密联合,燕麦深加工产品应运而生,实现科技成果向经济成果转化,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

  2020年6月,白城市农科院与上海源芬贸易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成立吉林麦燕传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生产燕麦大米、全燕麦面条、燕麦即食粥等燕麦主食产品;与通榆黄栀花药业、吉林洁洁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利用燕麦幼苗合作开发了燕麦面膜、燕麦香皂、燕麦精华液等系列化妆品;引领洮南圣一金地等企业发展燕麦饲草种植,以点带面带动白城燕麦种植面积逐步扩大。

  为进一步助推燕麦产业健康发展,白城市委、市政府积极谋划白城燕麦国际产业园项目,构建了由白城市政府“搭台”,大型企业“主导”,国际科技合作“支撑”,国内外企业加盟“共建”,政产学研密切“对接”的联合发展模式,促进了白城“东方燕麦之都”建设发展。

  目前,以白城为核心带动全国燕麦学科建设及产业发展的燕麦科技创新中心、燕麦优良品种繁育辐射中心和燕麦健康产业研发带动中心初步形成。白城市燕麦发展的广阔前景也吸引了中国银联吉林省分公司的注意,公司未来将银行、证券和保险等行业全部加入到燕麦产业合作中来,充分发挥助力作用,以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先进手段为科技支撑,保障产品销售,促进燕麦产业向纵深发展。

  记者手记:

  今年,由任长忠领衔的燕麦研究团队破解了以中国传统裸燕麦地方品种为代表的六倍体栽培裸燕麦遗传密码,树立了中国在世界燕麦研究中的领先地位,推动了世界各国燕麦研究工作进入到全基因组新时代。尤其在科技发展需要利用多倍体优势保障粮食安全的今天,燕麦基因组的发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多年来,我国燕麦种植面积由450万亩提高到1200多万亩,国产原料及产品市场份额由不足10%上升到80%以上,带动了38个国家级贫困县、350多万人增收脱贫,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

  “中国这些贫瘠的土地,如果不去改良,它是潜在的沙漠,如果种上燕麦,它是潜在的耕地或草原。”采访中,任长忠眼神坚定地对记者说:“我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要用燕麦荞麦反哺家乡,带领生态脆弱、土地贫瘠地区的农牧民致富增收!”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107/t20210708_8132790.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调研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调研网 nmdy.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019387、010-80440269、010-69945235
监督电话:1851694831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敬胜胡同甲3号东侧;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 qgsndy@163.com 客服QQ : 2909421493 通联QQ : 213552413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